爺爺、奶奶和小涵在駝梁小住了幾日,周日下午從駝梁回來。
昨天奶奶把行李箱收拾干凈,放在了餐廳的墻邊處。
昨天晚上,小涵在結(jié)束了自己的晚飯后,把拉桿箱拉到客廳玩,小嘟嘟看到這個能打開蓋子、還能拉來拉去的行李箱時,兩眼冒光,她興奮的跑過去,要和姐姐一起玩。
剛剛兩歲的嘟嘟還處在“什么東西都是我的”這個階段,她嘴里發(fā)出“吱吱喳喳”的喊聲,拉扯著姐姐手里的拉桿。
姐姐招呼嘟嘟去拿一些食物放進拉桿箱,嘟嘟撒腿跑向儲藏室,拿來蘇打餅干要往拉桿箱里面放。
由于嘟嘟還不會用語言表達,所以,“喊”成了她交流的工具。
小嘟嘟亂喊一氣,姐姐不明就里。
放下飯碗的爺爺生氣的對小涵說:“你說你玩那個干什么?讓嘟嘟也非要玩,都不知道讓著點孩子,都當姐姐了,那么不懂事兒?!?/p>
聽了爺爺?shù)穆裨梗『o止,瞪大了眼睛,沖著爺爺吼道:“我怎么就不能玩這個啦?是嘟嘟非要搶我的玩,怎么叫我不懂事兒啦?”
以前,小涵用不太尊重爺爺?shù)目跉庹f話時,我會嚴肅的對她強調(diào)要尊敬老人,不能沖老人嚷。
但是,今天,我沒有。
你說小涵爺爺不愛孩子嗎?
他會為了讓小涵樂意吃飯專門照顧小涵的口味兒;他會每天早晨早早的送小涵上學;甚至會每天細心的把小涵的水壺清洗一遍,尤其是壺嘴兒......
但是,我想在爺爺指責小涵的時候,小涵的內(nèi)心一定是反感的、叛逆的。
語言如同利劍,同樣具有殺傷力。
就像剛剛晚飯的時候,小涵奶奶拿了一個半塊的饅頭,這半塊饅頭時間長了,有點硬。
小涵爺爺看見了,說:“這塊兒饅頭有點硬?!?/p>
小涵奶奶用略顯生硬的口氣說:“硬!硬,就不吃啦?”
面對小涵奶奶生硬的口氣,小涵爺爺漏出不可理喻的表情。
因為飯前小涵爺爺說這半塊饅頭硬,他吃。所以我知道小涵爺爺剛才說話的目的和用意,于是我向小涵奶奶解釋:“媽,我爸剛才說他吃這塊硬饅頭,是想讓你吃軟的?!?/p>
小涵奶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留有原生家庭留下的痕跡。
我想小涵爺爺之所以脾氣爆,不會好好說話,和他小時候的家庭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
小涵奶奶之所以對小涵爺爺?shù)膼垡飧惺懿坏剑情L久時間以來的溝通模式造就的。
指責,是兩敗俱傷的溝通方式。
而后,爺爺出門遛彎兒去了,我收拾碗筷,小涵這時候已經(jīng)氣呼呼躺在了沙發(fā)上。小涵奶奶則蹲在地上收拾小涵和嘟嘟玩過的玩具。
小涵奶奶邊收拾邊自語:“這孩子們......”
我對小涵奶奶說:“媽,你別收拾了,一會兒,我讓孩子們收拾,要不她們養(yǎng)不成自己收拾玩具的習慣。”
小涵奶奶笑了笑,放下手里的玩具。
愛孩子,但缺少有策略的愛孩子是隔代親最大的短板。
我理解并理性的看待。
改變一個成人的育兒觀很難,尤其是老年人的育兒觀。
既然不好改變,那我們就用行動來影響吧~~~
對于剛剛小涵爺爺和小涵的互動我是不太認可的,于是,我洗完碗,和小涵奶奶溝通自己的想法——
“佳佳(小涵爸)的脾氣很倔,我發(fā)現(xiàn)跟我爸的特別像?!蔽艺f
“是,你爸是什么難聽說什么,佳佳小時候,一過年,就好當著一桌子的人數(shù)落佳佳。我就不愿意讓他數(shù)落,哪個孩子愿意讓人老說自己的不好呀?還當著那么多人。”小涵奶奶打開話匣子
“是,我爸的教育方式是有錯誤的,總是盯著孩子的不好,一張嘴就埋怨,擱誰都不愿意聽?!蔽艺f
“是。”小涵奶奶也認同
我和小涵奶奶溝通這些并不是想讓小涵奶奶指責爺爺?shù)慕逃绞讲粚?,而是想影響小涵奶奶,從而為小涵爺爺寬寬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順從成人,其實并不是只有指責這一種方式。
我想爺爺指責了小涵,小涵反感、頂撞;被孫女頂撞,爺爺心里也不受。
兩敗俱傷。
后來,奶奶也出去遛彎了,小涵和我商量:“媽媽,我想玩會兒你的手機?!?/p>
“可以!多長時間呢?”我問
“現(xiàn)在是七點四十一,玩十五分鐘?”小涵問
“玩游戲十五分鐘好像有點長?!蔽要q豫
“那就十三分鐘?!毙『约簻p掉了兩分鐘
“十分鐘好嗎?我不想讓你的眼睛太難受?!蔽艺f
“可以!從七點四十二開始計時吧?”小涵問
“好的,沒問題!”我爽快的答應(yīng)
征求孩子的意見,并將自己的想法合理的表達出來,只要是有理有據(jù),孩子都會比較容易接受。
在小涵玩手機的時候,嘟嘟依舊對拉桿箱充滿興趣,她把針管、聽診器放在拉桿箱里面的小袋子里拉上拉鏈,再把繪本放進去,然后又把繪本拿出來,自己踩進去,還讓我把蓋子蓋上,試一試蓋不住,又把腦袋扎進去,讓我再蓋一蓋,玩得不亦樂乎......
眼看著她即將要轉(zhuǎn)移興趣點,我招呼她一起收拾地上切水果的玩具。
“嘟嘟,是把水果放進小籃子里?還是放到哪里?”我問嘟嘟
小嘟嘟指指小籃子,和我一起把所有的水果玩具都裝進了小籃子里。
我又引導她把四塊地墊兩兩折疊在一起,問:“把這些都放哪里呢?”
小嘟嘟指指經(jīng)常放她玩具的陽臺,于是她右手拎著裝玩具的小籃子,左胳膊腋下夾著四塊兒地墊費勁兒的往陽臺處挪動。
只要方法得當,收拾玩具在孩子眼里也是一種“玩”。
兩歲的孩子處在秩序敏感期,小嘟嘟把玩具放在陽臺的角落后,還動手一一把玩具排列整齊。
我不由的感嘆:只要靜下心來,處處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和智慧。
九分鐘后,我提醒小涵玩手機已經(jīng)快十分鐘了。
小涵回答:“嗯,還有一分鐘。”
兩分鐘后,小涵關(guān)掉手機,不好意思的說:“媽媽我關(guān)了,不好意思,超了兩分鐘?!?/p>
“你能很好的管住自己,這叫自我控制,雖然超了兩分鐘,但是媽媽還是要表揚你,你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原來有進步。”我肯定的說
小涵笑笑,開心拉著拉桿箱、帶著妹妹一起跟我下樓了。
今天早晨,我邊洗臉邊和小涵爸溝通昨天晚上爺爺和小涵之間小小的矛盾。
我說:“你下次可以寬慰寬慰爸,不用沖小涵嚷?!?/p>
小涵爸無奈的說:“說過多少次了?頂事嗎?”
我接著說:“你知道你為什么這么倔嗎?也許你小時候,爸對你的教育跟你現(xiàn)在的脾氣有很大關(guān)系。小時候你不會反抗,爸說什么就是什么,但現(xiàn)在你長大了,有了反抗的能力,你看你現(xiàn)在也會沖爸喊兩句。但是懟爸,解決不了問題,還得慢慢的影響他?!?/p>
小涵爸若有所思,不再說什么。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么我不直接說小涵爺爺。
我深深的明白——
“兒媳婦”和“親閨女”之間橫著一道血緣關(guān)系。
同樣的話,從兒媳婦嘴里說出來和從自己兒子、閨女嘴里說出來,感覺是不一樣的。
而且,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對長輩的尊敬。在我的原生家庭中,甚至沒有質(zhì)疑長輩這兩個字。
父母不善言辭,對待我們姐妹幾個一直是大度的、包容的。別說訓斥了,連臉都沒拉過。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生家庭,也造就了我忍耐、包容、不會伶牙俐齒。
還是那句話——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已經(jīng)為人父母的我們,既要孝順又要不失理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