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回了家。吃了午飯、晚飯,又離開。7個小時,我跟他只說了寥寥數語,不超過十句。
他問我,科目三考了沒有,我沒有回答他。他又說,過段時間可以開始買火車票了,我不耐煩地打斷他,明知道他不會買票,還耍著性子讓他自己買。吃飯的時候,他又問了我一些事,我沒有搭理他,連頭都懶得抬。他沉默了一會兒,繼續(xù)小心翼翼地開口,這次我直接忿忿地回了一句,你怎么那么煩。三言兩語就讓他把到嘴邊的話又重新吞下,態(tài)度極其惡劣。
他不是別人,是爸爸。那樣對待他的人不是別人,是他的女兒,也就是我。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回家的路上我都想著對他親切點,耐心點,和他多說會兒話,聊會兒天。可回家之后,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不想跟他說話,不想理他,嫌他笨,嫌他丑,嫌他嘮叨。在那之后,我又止不住的后悔,愧疚。
就像現(xiàn)在,想到這些,想到自己對他做的事,覺得好混賬,那愧疚席卷著我,讓我難受萬分,脆弱,想哭。想想自己也真是夠可笑的,明明做錯的是我,受傷害的是他,怎么我倒覺得傷心要哭鼻子。我心里想著要對他千好萬好,孝順貼心,輕聲細語。可一出口,言語卻又化作最尖銳的利劍,刺向他那顆并不強大的心。
為什么會這樣呢,怎么就不能跟他好好說話呢,為什么就吝嗇給他一個笑臉呢,怎么總是把壞脾氣留給他……我總是后知后覺,等到難聽的話已經說出了口,糟糕的情緒也已經宣泄,冷漠的態(tài)度已經擺好,傷害也已經造成之后,我才后悔萬分不能自已。我每一個細胞都知道我做錯了,可同樣也是那些細胞一絲一毫都不愿意改。我好像覺得,說了就說了,發(fā)脾氣就發(fā)脾氣,又沒什么關系。他既不會離開,也不會怪我。我這樣的小孩真是惡劣又討厭。
一周見一次面,一次幾個小時。我不孝順,不聽話,不勤勞。我冷漠,叛逆,懶惰。在他的面前,我徹徹底底地成為了一個壞小孩。可現(xiàn)實是,我已經23歲了,出入社會,早該成為大人了。我知行不一,每次狠狠傷了他之后,最討厭的總是自己。我不過就是習慣了他對我的噓寒問暖、百依百順,仗著無論我如何對他不好他都會視我如寶,知道我是好是壞是溫柔是惡劣他永遠都會在那里不離開,習慣了在他面前的居高臨下、趾高氣揚。
我知道他不會走,所以我肆意撒潑、從不溫柔。我知道他不會說,所以我有意無意地炫耀自己的“學識淵博”,無所不知。我知道他不會和我爭輸贏,所以我從來都盛氣凌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真是應了那句話,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留給了最親近的人。我牢牢地拿捏住他的弱點,我吃定了他會永遠對我好,不教訓,不背棄。我無底限無節(jié)制地給他臉色看,從不和他說心里話,不讓他知曉我的夢想、愛情和友情。
我對待同事落落大方,有禮貌,聲音溫柔。我對待朋友認真真誠,以心相交。我對待陌生人也進退有度,謙遜有禮。家之外,他之外,我是一個文靜、善良、懂事的好姑娘,人人稱贊。回到家,在他面前,我變得脾氣暴躁、歇斯底里、毫無耐心,像換了一個人。直到現(xiàn)在,我都覺得生死是別人的事,從沒想過他有一天會離開我。我只看見自己長大了,在這個家開始有發(fā)言權也越來越有地位,卻看不見他們開始變老了。我享受著這種舉足輕重的成就感,甚至享受著我一發(fā)脾氣全家噤若寒蟬帶來的沾沾自喜感,我覺得在這個家我就是女王。而他們,是服侍女王的人。23歲,我明明已經長到不應該撒嬌的年紀,卻還是不顧一切地在他面前任性。任性地傷害他,不理他,任性地讓他越來越少言,活得小心謹慎,生怕哪句話哪個眼神就惹惱了我。我不過就是拿著他的愛、包容,一次次的去傷害他。我把在外面受的白眼,別人那里受的委屈統(tǒng)統(tǒng)換一個形式扔在他面前,毫不講理,毫不留情。
世界上是只有一個我這樣的子女嗎?把最親的人當出氣筒,只發(fā)脾氣不傾訴內心,只甩臉子不顧后果,只管自己一時痛快、高興,才不管父母一瞬間無措委屈的心情,只管在外面做個好朋友好員工,卻在家里做個壞孩子,像個什么都不知道的三歲小孩兒。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我既暖不了他們的心,也暖不了他們的身。我總是讓他們身體一瞬間僵硬,心覺得寒冷。他千好萬好,我千錯萬錯。
我想要開始改,想要像小時候一樣黏在他身邊,聽他說長長的話,講長長的故事,花很多時間待在一起。我甜甜地叫他爸爸,他寵溺地摸摸我的頭說我最乖。我一一告訴他我的喜怒哀樂,秘密,煩惱,夢想。我也耐心傾聽他的家長里短,工作,朋友。我把我的世界告訴他,也關心他的世界。我把我的笑容給他看,讓他也綻放笑容。我想要像他愛我一樣去愛她。
爸爸,對不起,從現(xiàn)在開始,我會好好愛你。像愛我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