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

這是王可樂在簡書的第16篇文章


“情感勒索”的要義是:單方面進行情感付出,以此綁架他人,傷害假定被情感付出對象的選擇自由。

典型的案例有:一個暗戀女神四年的某男生,苦苦為她寫了一萬封情書,(沒有寄出去),臨近畢業時在女生宿舍樓下擺了999支蠟燭,手捧999支血紅的玫瑰,召集來999個圍觀群眾,下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這種行為有的成功了,當然也有的失敗了,對于成功那部份,人們稱之為:桶破窗戶紙,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對于失敗那部分人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十分感動,然后拒絕。

劉瑜在《權利的道德捆綁》里如此描述集權如何將道德捆綁起來:要說服民眾放棄權利、財產、自由是很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讓民眾在打倒假丑惡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放棄其權利和自由,那么民眾對集權征服附耳貼耳就水倒渠成了。”我提煉了這一篇文章的關鍵詞:捆綁、不知不覺、搭售、政治酷寒、道德狂熱、自由。

權利層面是道德性捆綁,形成極權統治,情感層面則是勒索,形成病態的人際關系。如孝道和個人情感的捆綁,假以朋友之名形成哥們義氣,最要命的是異性之間的關系,以情感之名進行不問對錯是非的縱容和放肆,

若對這些問題進行追根溯源,理由往往聚焦于:因為我關心你啊,因為我愛你啊,因為我們是朋友啊!

這些話語的背后,就是一出一出情感勒索,你有我自己關心自己多嗎?你有我自己愛自己多嗎?朋友關系是平等還是附庸?

為了抵消這些不論是非曲直的關心,古時候出現了一個另人心痛的詞語叫:大義滅親。為了大義滅可以滅親的背后含義有一層是,小義不可滅親。

時代在變,形式也在變,情感勒索控制在一定范圍無傷大雅,可這個控制的度太難把握,所以情感勒索讓人痛不欲生。因為,你明明感覺到傷了自己的自由,又不能直面指出其中無理由的情感綁架,所以一味妥協,直到爆發的那一刻。

曾經看過一段話,大概是評論一種男人和另一種男人的區別。(為了方便理解,原文是壞男人和好男人的區別)。大概意思是講第一種男人會不停要求女人為他做事,如今天疊個星星,明天打個毛衣,后天做點愛心早點等等,如此邏輯下去,女人會不停為他做事,到了一定的時候,女人會產生一種錯覺:我既然為他做了那么多,證明我是愛他的。(其實女人并不能區分到底什么是愛)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合理化機制”,女人此刻的邏輯是:既然我為他做了那么多,那么就證明我是愛他的。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情感勒索,壞男人把情感勒索的規律發揮了一下而已,使他更具隱秘性,讓女人進行自我勒索。就是所謂的“不知不覺”中,一場經過掩飾的情感勒索完成了。他的外表看起,幾乎要等于真愛了。

關于愛情定義,我最喜歡羅素和別林斯基的定義,前者說:“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話:你應當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后者說:“愛情需要合理的內容,正像熊熊烈火要油來維持一樣;愛情是兩個相似的天性在無限感覺中的和諧的交融。”

所以大家都會說:愛情是相互的,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所以愛情是“自由”與“紀律”的統一。

關于友情,我現在深刻領悟是要有一種謹慎的懷疑感。朋友很少是一見如故的,就像情侶一見鐘情也是很少的。朋友不是你可以不假思索、一股腦來輸出煩惱、抱怨的人,否則你就是自私的,是在利用你的朋友,不是無原則的相互扶持、分擔,要替對方思考,而不是作為語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自己覺得煩惱、痛苦的事為什么要加諸到對方身上?抱怨是一種毒氣、債務。朋友不是對你的任何觀點和態度都持有贊同、迎合態度的人、顯示出自己的軟弱和妥協。朋友很多時候對你很嚴厲、甚至近乎苛刻,因為他不忍心看你繼續墮落。所以古人會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朋友不會只有贊同、妥協。朋友之間在現實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由而且真實是一切情感的基礎,也是唯一的基礎,所有情感都會死于虛偽和嬌飾。

情感的勒索關鍵標準是,不要以任何單方面的“義舉”干涉他人自由,尊重自由,是獲得一切合理情感的前提。

拔一段自己的“朋友史”,來嶺南交得最深的一個朋友是一直在一旁諷刺自己的能日刀同志,我也是在他不斷尖酸的洗禮中和他關系越來越近,評選“創新之星”時所有人都唱贊歌,唯獨他跑出來罵我“標題黨”,文章被所有人追捧時,他跑出來罵一句“惡心,丑其一曰露骨”,但是這個朋友無論評論什么都有自己獨立的觀點,不附和,不妥協,做得好的事他會說好,做得差的事他罵得最難聽,三年來沒有影響彼此的關系,我想這段忘年交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保持彼此的獨立人格,“就事論事”是一種健康的關系,感謝這樣一直在旁冷靜觀察的朋友,這樣的關系是為健康。

人類渴望自由是永恒命題,情感方面的“自由”最大的敵人就是情感勒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