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30年代的每一個星期六,都會有一個“周六聚會”,地點在一家人的客廳。這個客廳的女主人就是她,那個萬千寵愛于一身的一代才女——林徽因。
別小看這個客廳,當時,胡適、徐志摩、金岳霖、沈從文、李健吾、陳岱孫、卞之琳、錢端升、蕭乾、周培源、葉公超、凌淑華都是客廳的常客,這些在各個領域都有顯著成就的名人大家都自愿每周六在這里度過一個下午的時光,和男主人一起聽女主人的口若懸河。
說起林徽因,我看過不少人寫過她的傳記。她是一個有爭議的妻子、有情趣的主婦、有理想的母親,是一個浪漫的建筑家、認真的生活家、才華橫溢的詩人。
她的灑脫與固執,堅守與開通,多情與理智,生生地把那些聲名赫赫的男人,弱化成了客廳里的壁燈,一明一滅都是為了襯托她的明亮。
林徽因是這個客廳的女主人,是這個家庭里的靈魂人物。她曾經從錦衣玉食的青春打馬走過,也曾經在清寒的生活中坦然經營著不滅的理想,任是風霜侵擾、暴雨如注,她都像客廳外的那株丁香一樣,俏生生地迎風而立,硬是把這個客廳打造成了一段歷史記憶的符號,就像我們今天探秘那段時光一樣。
林徽因的會客廳建于1931年。1931年,風華正茂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辭去在東北大學的工作,回到他們熟悉的北京,加入了剛剛成立的營造學社。1931年到1937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北京總布胡同的家,成了20世紀30年代名滿京城的文化精英聚會之地。
每到周末,客廳里便聚集了各領域的領軍人物。而在這個會客廳里,林徽因顯然是主角,林徽因的好朋友費慰梅有這樣的描述:每個老朋友都記得,徽因是怎樣滔滔不絕地壟斷了整個談話,她的健談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使人嘆服的是她也同樣擅長寫作。
她的談話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創造性,話題從詼諧的趣聞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的憤怒,從發狂的熱情到深刻的蔑視,幾乎無所不包。她總是聚會的中心人物,當她侃侃而談的時候,愛慕者總是為她那天馬行空般的靈感中迸發出的精辟警語而傾倒。
林徽因的會客廳大多數都是男人,她讓很多男人傾心,首先就說說那一段非常浪漫的康橋佳話,說到徐志摩。徐志摩是個詩人,但是留在世間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他傳奇一生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這一生,最熱烈、最瘋狂的情感都獻給了林徽因和陸小曼。他把他人生的春天和夏天奉祭給了這兩個女人,把秋天留給了自己,唯獨把最寒冷、最無情的冬天留給了最無辜的張幼儀。他對張幼儀有多殘酷,對林徽因就有多迷戀。
他們是在英國認識的 ,那時候林徽因還是個介于青澀與青春之間的少女。單純、天真、活潑,雖已是小大人一樣,跟在父親身邊,如同一個稱職的管家,總愛擺出一副聰慧與沉穩的樣子,卻依舊會在某些時刻可愛地流露出她的稚氣未脫。不過,青春總是美好的,林徽因已初現驚艷的姿容,嬌美動人、靈動無匹,舉手投足間漸漸有了傾城的模樣。
徐志摩頓時就被迷住了。英國的浪漫氣息似乎給了他更多的勇氣,他陶醉在她明媚的笑容里,不知今夕何夕。他給她寫信,他總是風度翩翩地出現在她的住處,他跟她討論詩歌……他的眼神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無法控制。盡管,他是林長民的朋友,算是林徽因的“叔叔”。而且,那時候張幼儀正陪著他在英國讀書,還有了身孕。
可是,徐志摩已經全顧不上了。他的心里盡是那洶涌的愛情,強烈到幾近覆頂。他向張幼儀提出離婚,他覺得發妻本就是個難堪的“意外”,也是他人生的污點。他沒有辦法拒絕苦悶的開始,卻可以中止過程。雖然張幼儀拒絕離婚讓他很生氣、很不耐煩,而林長民帶著林徽因離開英國,更是讓他傻了眼。
他正在努力地掙脫舊生活的枷鎖,他義無反顧地拋棄了懷著他親生骨肉的“老舊”發妻,只希望在自由的明天里,與她詩情畫意地走下去,她怎么能用一走了之來回答他呢?
可是不管多么痛苦,事實已是如此。回國的時候,林徽因身邊已有了梁思成。一對玉人珠聯璧合,羨煞了許多人。他不是沒想過再去爭取,也確實努力過。他又頻繁地出現在林徽因身邊,可是那時候林徽因在想什么呢?這一場癡戀天下皆知,真正應該在意的那個人,卻只是一徑沉默。
林徽因或許是感動的,也或許曾經心軟過,可是,這又能怎樣呢?她一言不發,梁思成也一言不發照舊跟他做著朋友。直到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去世,他也不知道當年在康河的柔波里是不是一場夢。
徐志摩走了,林徽因的生命中又出現了另一個男人——金岳霖,那一天,前往梁家聚會的徐志摩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他怎么也想不到,這一引見,就是一生的緣分。而那位跟著他走進梁家的新客人老金,自然也沒料到,在這個客廳里,將會有一個人改變他的一生。
那一年,金岳霖三十六歲。他最青春沖動的年代已經過去,可他生命中真正的激情卻剛剛揭幕。他一生中最溫暖的“邏輯”,由此生成。也是在那一年,徐志摩飛機失事遇難了,命運似乎在進行一次奇妙的交接,徐志摩帶著金岳霖認識了林徽因,然后徐志摩就永遠的離開了,金岳霖留下來,守在他們真愛的女子身邊,不離不棄,直到他們幾個人的故事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成為了傳奇。
有一天,林徽因告訴梁思成說自己喜歡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梁思成很痛苦,但是她還是對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老金,我也祝福你們,只要你幸福快樂。”金岳霖也在痛苦的思考與糾結之后告訴他心愛的女人:“看來思成是真的愛你,我不能傷害一個愛你的人,我選擇退出。”
然而這個故事之所以能成為絕唱,就是因為故事里的三個人都有不一般的胸襟:林徽因坦誠,梁思成寬容,金岳霖克制。只有這樣的三個人才能讓日子這么過,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金岳霖就是梁家的鄰居,有時甚至就住在梁家,連梁家的孩子都叫金岳霖“金爸”。
他用一個退出的動作成全了別人的幸福后,剩下的就是一生的守護。為了林徽因,他此生未娶。多年后,林徽因生病,金岳霖總是定期不定期去陪她,聊天,哄她吃藥,他開始養雞,每天都盼著雞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給林徽因補身子。? ? ? ? ? ? ? ? ? ? ? ? ? ?
五十年代中期,林徽因去世,幾年之后,梁思成也已經另娶了他的學生林洙。金岳霖有一天卻突然把老朋友都請到北京飯店,沒講任何理由,讓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納悶。飯吃到一半時,金岳霖站起來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聞聽此言,有些老朋友望著這位終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淚。
即使多年后,當金岳霖已是八十歲高齡,年少時的旖旎歲月已經過去近半個世紀。可當有人拿來一張他從未見過的林徽因的照片來請他辨別拍照的時間地點的時候,他仍還會凝視良久嘴角漸漸往下彎,像是要哭的樣子,喉頭微微動著,像有千言萬語哽在那里。
最后還是一言未發,緊緊捏著照片,生怕影中人飛走似的。許久,才抬起頭,像小孩求情似的對別人說:這照片給我吧!那時候,林徽因的追悼會上,他為她寫的挽聯格外別致,“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總是用來指艷日,豐盛與富饒。她在他心中,始終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他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他跟人說,追悼會是在賢良寺舉行,那一天,他的淚就沒有停過。
有人央求他給林徽因的詩集再版寫一些話。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過很多神色,仿佛一時間想起許多事情。但最終,他仍然搖搖頭,一字一頓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當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他停一下,又繼續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愿意說也不愿意有這種話。
就是這樣,在所有關于林徽因的愛情故事里,徐志摩和金岳霖被我們想象出了更多的蕩氣回腸,卻往往忽略了林徽因背后真正的男人——梁思成。這個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父親,這個為中國的建筑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人。
所有去過太太的客廳的人,都會永遠記得那樣的場景:林徽因在人群中高談闊論,妙語如珠,而梁思成則含笑贊許的聽著。明明也是風趣健談的人,卻總是靜靜的坐在那里,任妻子吸引住所有人的視線。他常常一言不發,卻又總在她回頭看的時候,送上一個溫情贊許的笑容。
愛讀書,也愛旅行;
愛詩詞,也愛Guitar ;
愛書法,也愛寫作;
我是Lindsay語絮,看書慢+寫文也慢;
請叫我“蝸牛”小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