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首詩]
《太小了》
? ? ? 敬丹櫻
綠莢里的豌豆太小了
山坡上的紫花地丁太小了
蒲公英的降落傘太小了
青蛙眼里的天空太小了
我站在地圖上哭泣,聲音太小了
原諒我愛著你,心眼太小了
敬丹櫻,生于四川中江,小學畢業時隨父母遷居江油,喜歡一切簡單的事物。曾參加《人民文學》新浪潮詩會,獲《詩探索》第六屆紅高粱詩歌獎。
[一篇文章]
啞河 | 《沒有一個國家值得你為之而死,除了祖國》
1
國家是近代才建構的事物,屈原那個時候,大概只有朝廷。“學而優則仕”是數千年來廣大讀書人的追求。但在缺乏民主制度保障下,大多數從政者都難免淪為專制的幫兇,不管有意抑或無意。人之有限,方顯制度之必要。所謂熱愛朝廷,實質就是忠君。朝廷的存在從來就不是為了民眾的利益,原因很簡單,君臣之權力從來不是民眾所賦予,而只是所謂天子假借“天命”所賜予——諸多讀書人為這個普遍民眾皆無法可見的政治原則而廢寢忘食、嘔心瀝血,他們或耽于虛妄的明君情結,或沉迷于今生的沽名釣譽——,這是一個完全封閉循環的自圓其說或妖言惑眾。
現代意義上,民眾是公共權力的基礎,政府只是民眾的仆人,它的權力是民眾所賦予的。國家的內核是民眾,而非政府。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是通過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和保護而得以證明的。因而,公民權利是本位,而非國家或政府權力。政府、國家、民眾,三者的位階是漸次提升的。所謂“以人為本”,其實就是以民眾的意愿為本,民是目的,民是尺度。
相比而言,真正可能的是愛人,這苦難土地的蕓蕓眾生。一個真正對民眾同胞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人,不會因為一時的落寞或被放逐而心灰意冷,甚至決然離世。更會忍辱負重,為了民眾的利益而終生掙扎著過活。真正值得的犧牲(自殺),只有兩種情形,一是活在專制或敵人的“槍口”下,基本喪失獨立人格或人之為人的尊嚴,無法再為民眾爭取權益。一是自己的死亡能夠換來民眾的希望或自由。而屈原之死,顯然在這兩者之外。
2
祖國,更像倫理學、心理學,同時兼有信仰性質的詞匯,而國家是政治學、政治哲學,同時帶有文化屬性的詞匯。前者傾向于一種心理現實,心靈棲息之地,或言家園與故鄉,具有精神屬性,是正性詞,個體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后者是客觀現實,身體寄居之地,是中性詞,你出生和成長的國家基本無法自主。寄居其中的國家(如楚國)可以冷酷無情,如同地獄,你(如屈原)被迫淪為奴隸,流亡者,甚至葬身其下。比如納粹時期的德國,特別是猶太人,很少有人將之稱為祖國;也可能是溫情脈脈——與貧窮落后沒有多大關系,即使戰火紛飛,滿目瘡痍,只因心中眷戀,每每念起,很可能真的熱淚盈眶——,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后者,才可能成為祖國(準確說是祖國的一部分。——注)。
只有在其中感受到愛與溫暖的人,才可能愛上這個國家,或言這個國家才可能被稱為祖國——被棄之若草芥的屈原,假設并非為了一己之利而郁郁寡歡或心灰意冷,可以明確的是,所謂君或朝廷對他,根本談不上愛與溫暖——。假如存在所謂愛國,愛的也是內心的祖國。愛是一種自由意志,而非客觀現實。一如家,并非是某處的一座房子,而是心靈的歸宿。沒有愛,沒有家,同樣,沒有祖國。說白了,祖國是內在信仰,國家只是外在建構。國家可能消亡——如馬克思所言——,但祖國長存,超載時空和生死。
祖國,是自由的代名詞。她絕非用城墻圍成,而存在于國家與民眾的關系之中。當這種關系是自由而溫暖的,國家就具有祖國的屬性或精神狀態。當這種關系是奴役與欺騙,國家就不可能歸屬于祖國,比如斯大林時期的蘇聯,比如侵華時期的軍國主義日本,比如焚書坑儒的秦王朝和腐敗的楚國(盡管當時并沒有國家概念)。
祖國,并非一個天然的,無需反思的天經地義的概念,也不是被給予或恩賜的事物,更非“母親”或“明君”的必然等價物。一如信仰,如果不能經受自身生命的驗證,那它就是虛妄的。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或許并沒有祖國,祖國是歷經滄桑后的自我內心選擇。國家的目的,教科書上寫著:安全、秩序與正義。當能夠做到這些,國家才有資格歸入祖國的范疇,融入祖國之中。
愛國只是中性詞,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概而括之。愛國并非天然正當,關鍵你愛的是什么國,是否與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背離。國家主義,納粹時期,很多德國人都異常愛國,一如日本侵華時期,那些屠殺中國人的日本軍人同樣愛國愛得忠貞不渝,寧死不屈。如果愛的是所謂“惡國”——這樣的國家本身即站在正義的反面,而具有犯罪或反人類的性質。當時的楚國,顯然不是一個好國——,那愛國的你事實上是人類文明的罪人。因而,只有國家具有祖國的性質,愛國才是正當的。
3
更進一步,偉大的心靈沒有政治學意義的國家歸宿,只有心靈上的祖國。祖國并非就一定是現實中某個國家,而是一切可以安頓生命的存在,或具體或抽象,比如信仰,愛,真理,正義,思想,文字,人類命運共同體,故鄉,童年。現實中,沒有一個國家值得你為之而死,除了內心的祖國或言歸宿。為愛,為信仰,為真理,為藝術等而獻身,世間正常的事。為國獻身,往往是謊言。沒有人有資格對你說為國而死,如果有人這么說,并且說這是偉大的,那他一定是獨裁者和騙子,這是他的國,他要你為他而死。
? ? 啞河:北京青年學者,不知為何,筆名“啞河”。
? ? ? ?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紀念屈原,沉默也是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