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操練90天——52《圣靈的果子》
圣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
? ? ? ? 保羅列出的圣靈果子的特質耳熟能詳,而羅列的次序則有著合理的發展次第。喜樂排在仁愛之后、和平之前,位居第二并非偶然,因為喜樂的重要性不如仁愛卻勝過和平。我經歷過那種沒有仁愛的“快樂”,而且再也不想嘗試。我也知道擁有平安——真正的平安——卻沒有許多歡樂是什么樣態。我不明白人怎么可能會如此,但事實上就是可能。
? ? ? ? 喜樂之所以排第二,排在仁愛后面,是因為愛掌管喜樂。凡是生活充滿愛的人一定是快樂的人,相反地,沒有愛,就不會有真正的喜樂;私密、獨立的喜樂是個幻覺。喜樂一直都存在于真摯的情愛關系中,不曾在其之外。仁愛是牧人、看守者、喜樂的守衛。同樣的,仁愛掌管喜樂,正如仁愛與喜樂共同掌理圣靈其余的果子一樣。如果我們以為我們不愛人、不快樂卻能有耐心的話,我們只是在愚弄自己,我們一副汲汲于美德的樣子,別人卻不會受騙。
? ? ? ? 說了這些,同樣的,倘若沒有忍耐與良善,我們不會有喜樂。《加拉太書》5章所列出的九種特質全都需要某種形式的犧牲。如果我要忍耐,就必須放棄焦躁,如果我要溫柔,就必須放棄憤怒與操縱,喜樂幾乎排在首位的原因之一是:要得到喜樂,我必須在其他的特質上有可觀的進展;要有長久的喜樂,我必須持續地能忍耐、忠誠、溫柔等等。如果我不快樂,也許是因為我今天沒做任何良善、有恩慈的事。打開喜樂的大門所需要的可能僅是簡單的善行。圣靈果子的特質中排最后的是節制,沒有了節制,其他的特質連喜樂在內,都不會穩固。
? ? ? ? 那么我們該從哪里開始呢?從最上面還是最底部?圣靈的果子與其說是一連串的美德,讓人按照次序去實踐,倒不如說是內心改變的終極產物。果實是在健康的植物上結成的,同樣地,喜樂源自充分理解福音的信息。植物在結果之前,必須好好接受水分、陽光、營養的恩賜。或許有時候我確實能因為恩慈待人而獲得喜樂,但是如果一開始我的恩慈就已經蘊含喜樂,那會更好——這種喜樂源自于我知道上帝以恩慈待我。
? ? ? ? 請注意保羅在這節經文中,所講的不是許多“果子”而是一個果實,單一實體。圣靈的果子不像是一盤蘋果、柳橙、梨,而是像一粒黑莓——是有機的聚合果。喜樂就像是黑莓中的小圓果,并不在圣靈果子以外的其他部分成長。所有的圓果聚合在一起才構成整體,喜樂是在這種集體聚合的背景之下存在。
? ? ? ? 保羅羅列這些特質后,最后做出令人驚訝的評論,“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我們許多人每天都好像有律法禁止快樂般的過活,我們覺得無法快樂,因為有那么多要做的工作、要背負的責任。耶穌要我們承擔責任,但不是附上喜樂的代價。“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太6:26)。喜樂的人像鳥兒一樣無憂無慮,生活已經超越了規則以及純粹的責任,他們都是自成一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