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出門穿什么樣的衣服?中午休息和同事吃些什么?下班回家看點什么節目?
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需要進行選擇的情況。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而資源卻是相對有限的。當有限的資源,面臨著過多需求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去選擇。那么既然要進行選擇,就一定有一個選擇的標準。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價值觀。價值觀就是人生中各事物重要程度的排序。
在面臨工作選擇,行業轉換,職位變動的時候,職業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職業規劃師需要在來詢者的描述當中,抽絲剝繭,仔細梳理其職業價值觀。搞清楚來詢者在進行職業決策的時候,其真正看中的東西究竟是什么。一旦澄清了之后,往往下面的咨詢就比較好做了。
前段時間我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其本人當時正面臨著一個職業發展上的重大抉擇。
需要在當天,確切的說,是要在當天我們咨詢結束的時候,做出最終的選擇!!
由于當時時間比較緊迫,沒有辦法按照常規的方式,系統的做多次的咨詢。于是我就采用了生涯決策平衡單,這一職業規劃咨詢當中常用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通常在做生涯決策平衡單的時候,羅列出來的諸多生涯選擇細目,恰恰是最為關鍵的。
記得當時,我的來訪者對其生涯選擇細目的內容,進行了多次的刪減。
而在多次刪減的過程中,其核心的職業價值觀也逐漸得以澄清和確認。
即便如此,三輪打分之后,兩個職位選項的分差,依然沒有達到另其立即做出選擇的程度。
在我不斷的啟發和引導之下,我們又共同梳理出來了一條其從未考慮過的影響因素。
當對這條影響因素系統打分之后,看著50幾分的分差,我的來訪者當即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在做職業選擇的時候,如果真的不清楚選擇哪個更好,而供自己做出選擇的時間又特別有限的話。不妨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三年之后,如果出現了最壞的結果,哪一個結果是我們相對可以承受的了的呢?真的想清楚了,選擇的答案其實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