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kindle上看完了親王的三國機密,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依托三國演義中記載的故事,展開了一幅關(guān)于三國的錯綜復雜、險象環(huán)生的勢力傾軋圖。
小說的主人公原名楊平,自幼被父親楊俊寄養(yǎng)在溫縣司馬防家。與司馬家二公子司馬懿是可以共患難的兄弟。一日父親卻突然趕到,說是要將他接去許都,接受曹操司空府的征辟。然而,楊平的人生,卻在這場旅途上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他被太尉楊彪告知,自己竟是王美人的子嗣,漢獻帝劉協(xié)的雙胞胎弟弟。如今,天下軍閥割據(jù),天子又遭曹操禁錮,劉協(xié)希望與劉平一道,一在明,一在暗,匡扶漢室。然而,事與愿違,當劉平趕到宮中時,劉協(xié)已然重病故去。
不得已下,劉平只好代替哥哥,成為了漢天子,周旋在荀彧,郭嘉,賈詡,楊修,董承,曹操,袁紹等一干勢力之間。依托官渡之戰(zhàn)這樣一個大亂局,尋求漢室光復的機會。
這本小說,對我而言,最觸動人心的并非謀略,而是人心、人情。生逢亂世,要去追求什么,又該去堅守什么,成為了每個人心中的困惑。對于故去的劉協(xié),他的追求就是漢室的光復,他的堅守怕也是如此。因而,他可以淡然地在生命的取舍上做出選擇,不手軟。他可以在死前立下遺志,讓皇后伏壽在他死后為遺體去勢,以掩護弟弟進宮。他也可以輕易地選擇犧牲掉周圍所有人,包括伏后的生命,來保全自己的存在。這樣一個皇帝,是冷靜的,是務(wù)實的。
而對于劉平呢,他不同于哥哥的果決冷酷,有了更多的所謂『婦人之仁』。他不忍對識破自己身份的老內(nèi)侍張宇下殺手,沒有辦法對識破自己身份的議郎趙彥下殺手。甚至在最后,為了救出自己的兄弟司馬懿,他不惜放棄了在官渡之戰(zhàn)中最后的,借刀敗曹的契機。老實說,這樣的一個皇帝,確實顯得太心慈手軟了。劉平所想的,便是要在這亂世中,堅守自己所認定的那份王道,那份仁的王道。
縱然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我想,劉平與劉協(xié)都會是合格的帝王。他們真正地,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漢室光復的目標。他們可能會有困惑,但絕不會動搖。
楊修在書中說的好,劉平選哪一種方式去做皇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自相矛盾,前后動搖。曾經(jīng)馳騁中原的飛將軍,呂溫侯,雖然勇武,有著一方勢力,卻終因不清楚自己究竟要選擇一條怎樣的路,只是亂殺一氣,絲毫沒有前進一步,最后被曹操斬在白門樓下。認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去執(zhí)行;認定了的品格,也一定要去踐行。絕對不能中途動搖或是放棄。選擇了劉協(xié),就決不能在緊要關(guān)頭心慈手軟;選擇了劉平,也決不能在外力壓迫下就放棄掉自己的仁心所想要保護與守候的東西。
這本書里另一個讓我頗為感動的角色便是伏后。非常欣賞。非常喜愛。
伏后是一個非常堅毅的女子,十四歲嫁給劉協(xié),與夫君一道在各路諸侯間徘徊,在夾縫里盡力維持著漢室的存在。在劉協(xié)重病去世后,她一個人獨自守在龍榻邊,屏退所有的宮女和太監(jiān),孤零零地撐到了劉平被送進宮中,可以坐上天子之位。在與劉平交代完后,她又親自持刀為亡夫去勢,下令放火焚毀了亡夫的遺體以及整座宮殿。之后,她果斷地執(zhí)行著亡夫的命令,設(shè)局將自命不凡、可能危害大局的車騎將軍董乘誅殺。努力地想讓劉平繼承劉協(xié)手中的王道。甚至在劉平拒絕接受哥哥的王道時,表現(xiàn)出種種不成熟時,絕望地做好了最后的準備。
然而伏后,卻也可以是一個柔軟的女子。她慢慢地能從劉平的王道上感受到此前從未感受過的溫情與關(guān)心。劉協(xié)為了光復可以選擇舍棄掉伏后的性命,但劉平不行,他或許可以為了伏后舍棄掉光復的機會。這是一種情感的關(guān)懷。一種真實的溫暖的情感。在天子帶領(lǐng)百官耕田那日,劉平不假思索地抱著伏后避開刺客時,他的潛意識已經(jīng)顯露無疑。可能兩個人之間存在的已經(jīng)是一種親情般的情感,一種對于對方的,無法磨滅的愛護、關(guān)切與忠誠。也許正因如此,劉平才會慢慢地接受『丈夫』這一個身份與角色,在官渡原野上涌起對遠在許都的伏后的綿綿思念。而伏后,也才會在回想劉平在田壟上抱著自己躲開時,流露出動人的微笑;才會在劉平耳邊呢喃,說要為他誕下一個皇子。
但我想,伏后在劉平面前可以慢慢地流露出柔軟的一面,完全來源于劉平自己越發(fā)堅毅與成熟的心志。在這樣一個男人這里,伏后感受到的是一份安全,一份依賴,一份讓她強裝的冷酷都慢慢被融化了的溫暖。不禁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段話,也許男女相處真的就是強弱推進的磨合吧,一方強,一方會慢慢弱下去;而弱方慢慢強后,另一方可能會慢慢弱下去。
我看了書之后,總是念念不忘地想知道最后的結(jié)局究竟是怎樣的。可是打開網(wǎng)頁一搜,得到的卻是讓心中一滯的郁悶與惋惜。根據(jù)史書,伏壽致信給自己的父親伏完請他討曹,書信卻被曹操截獲。曹操強令獻帝廢后并改立自己的女兒。他還派人當著獻帝抓住了伏后將其毒殺,據(jù)說伏后還哭著乞求獻帝,但獻帝卻只是長嘆一聲說,『我連自己還能活多久都不知道,又如何去救你?』 可嘆,可哀。又有些慶幸《三國機密》只寫到了官渡之戰(zhàn),讓我還能對伏后這樣一個女子的結(jié)局,勾勒一些美滿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