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富不過三代”是許多人面臨的尷尬。但讓人震撼的是,一條神秘的家規居然使得山東瑯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許多劫難,經受住了各種考驗。
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培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和186位文人名仕。(《二十四史》中有明確記載的)
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王氏家規僅有6個字,這六個字讓這個王氏第一代始祖王吉在險惡的官場上順利地渡過各種難關,10年間從一名知縣成為朝廷重臣、西漢名臣。
此后,王吉就把這6個字定為王氏家規,造福王氏子孫后代,這6個字也創造出讓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前三字:言宜慢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從七品知縣,調任昌邑王府中擔任五品中尉時,從一個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
昌邑王是漢武帝的孫子,但荒淫無度喜怒無常,身邊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須拍馬的小人。
在這樣險惡的官場中,王吉當然會感到非常憂愁。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指點他走出迷津的老人,送給了他“言易慢”3個字。
憑借著這3個字,王吉居然渡過了一次次驚險,在官場上獲得了很好的聲譽,被漢宣帝任命為諫議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說話,體現著一個人的智慧。特別是年輕人,由于人生經驗不足,經常在說話上吃虧。
《論語》中,孔子講了這樣一句話:“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br>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沒輪到你講話時,你搶著說,這就犯了“躁”的毛病。
孔子一日曾與幾位侍坐的弟子閑談,讓他們談談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話音未落,他就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套??勺勇啡f萬沒想到,他這一通情感流露,卻讓老師特別看不起。
后三字:心宜善
“心宜善”,是王吉在再度經過昌邑時老人送給他的3個字。
原來,隨著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現了利用職權打擊報復政敵的心理,將政敵整得很慘。
比如,長史趙珞,就因為與王吉政見不和,被王吉惡意彈劾,最后被罷官歸鄉,不久就郁郁而終。
在老人的勸諫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觀公正地對待每個人,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在險惡的官場上一生順利平安。
而這個送給王吉六字秘訣的老人,據稱就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宰相公孫弘。
心宜善,與人為善,必有福報?!睹献印防镎f,“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毙纳频娜?,樂于助人,救人危難,周圍的人都愿意與他交往,更愿意幫助他。
《道德經》里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心宜善,能生發人的陽氣。
人的心理非常怪,我們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會不安、不快樂,內心不對勁,這個不安不對勁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慢慢臉色神氣都會變壞,精神弄走樣了。
言宜慢,心宜善
為何這條家規僅僅6個字,卻有這么大的神奇力量呢?
年輕時就該“言宜慢”,這樣才能深思熟慮少犯錯誤,從而保護自己謀求發展。
而人到壯年,心智成熟、實力雄厚,這時就應該“心宜善”。這樣才能少樹敵手,泱泱有長者風范,受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