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上學,回家的次數變少了,每次回去,必定約上那些朋友。有時間的去,沒時間的擠出時間也要去。人也不多,加上自己也就五個人。問去哪里,還是老地方,那橋下的燒烤攤,已經在那里吃了四年了,初中畢業說去就去,高中有時間就去,大學就要湊時間了。
? ?到燒烤攤上,點兩盤小菜,烤一斤羊肉,要一條魚,在正值青年的我們怎么夠呢?不夠就不夠了,反正啤酒管夠,誰能喝誰不能喝都一清二楚,能喝的多喝,不能喝的不喝。沒有硬性要求。
? ?四年前,一群初中剛畢業的小屁孩坐到那里,也就三個,是那要菜方式的開端,三個小屁孩都不敢去要啤酒,扭扭捏捏的,只能兩個人慫恿另一個人去要啤酒,酒上來了,冒著涼氣,開瓶,倒上一杯,便一口下去,真涼,熱的感覺也降了不少,不過味道怎么感覺這么奇怪,不管它了。接著又是一杯。聊著天,吃著肉,喝著酒,酒瓶子越攢越多,酒精也上頭了,話就越來越多了,話總是說不完。那時年少,有個不如意就不爽,趁著酒精上頭,該說的就一股腦說出來,管他呢。
? ?三年前,各自在自己的高中生活了一年,趁著有時間,約出來,或許生活的城市不大的原因,突然發現原來高中同學是小學同學的初中同學,于是吃飯的人從三個增加到了五個,人多了,菜卻沒有多,酒瓶子卻變多了,高一便是新同學,總有看不慣的人,玩不來的人,酒精便是最好的催化劑。酒瓶子就越積越多,就是這樣,多了兩個人,還是那些話題。
? ?一年前高考快到了,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不是一個學校,放假的時間也不一樣,想湊一個交集,太難太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時間,坐到老位置,菜還是那樣,酒就不點了,那一年,沒有什么心思喝酒,想的太多,壓力太大,隨便聊聊便散了。
? 現在原來的那些人都跑到了全國各地,在一塊吃飯時間就更少了,或許再過幾年畢業之后,我想我們應該會留在各自的城市奮斗,那時可能見一面就很難了,就別說人們全部聚在一起了。
? 多年以后還是那個地攤,還是那些菜,還是那些事,依舊喝酒打渾,希望還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