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意,在自己的生活里,獨樂樂。
他有他的快樂,也有他的悲傷,但他從來都不想著去哭,只是偶爾眼淚留下來怎么都不受控制?!耙埠谩?,他想,還順便可以潤潤眼睛,畢竟很久沒有流過淚了。
自從知道了一些視覺光學,目視光學的東西,樂意變開始在意起眼睛,雖然他已經架死了厚厚的眼睛片,愈加依賴電腦。
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小到制作表情包去玩笑,小到買買買,生活卻是寧靜而安好的。
剛剛入學的時候,在《一席》里,一個中年人笑咪咪的告訴他,大學最值得回憶的地方,也是最珍貴的地方,在于我們可以做很多無聊的事。
樂意當真了,他以為是這樣的。無聊的事很多,也就是自己喜歡的,沒有任何攻擊的事情罷了,比如打游戲,看幾百部電影,聽各種各樣的專輯,玩滑板,圍棋,象棋之類的。與此相反的,大多數的聲音告訴你,職業規劃。
他還知道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大學生,畢業了應該是能勝任任何職位的,而不是僅僅具有專業才能的人”,大概是這個意思,而樂意,深以為然。
后來發現,這些東西都是有道理的,具體還是要看個人的理解。時間是越變越少,越來越珍貴,做任何事都要有時間成本,而一個人屬于自己的時間非常的少,我們總要花費時間去成長,去面對生活。
時間是珍貴的,逝去的留住的都是回憶里的,我們有理由去選擇自己的生活,同時我們又張望著那些逆襲的例子,學霸宿舍以及勵志青年,拿著獎學金還干著兼職,談著戀愛,看起來春風得意,想要這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至少對樂意來說。
他并沒有渴望去兼職,勝于去看一本書;他也并沒有急切去與人交往,以得到很多的朋友;他也沒有著急去學一項技能;一切,看起來都距離很遠,遠到愿意去失去,遠到看不到希望。而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萬事大吉了。
大學應該干什么?
很多答案,其最核心的是告訴你你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同時認識自我。至少,培養完善的人格和具備基礎的知識技能。
許多如今很厲害的人當年也如而今的我們一樣的迷茫,而在我們看來很厲害的角色或許有個我們承受不了的糟糕。
劉同,梁文道等等,人對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對人生的理解也不用,越長大,越會明白這個世界的道理到很簡單,是非黑白,正反善惡,但復雜起來去復雜的要命,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多元的。
我們如今的人,在于大學上的人,同時,在全球的各個地方,一樣的年輕人,接受著來自過往的經驗和知識,而如何走出屬于自己的路,這是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世界很大,職業很多。我們不能不作為,亦不能不混日子。
也許年輕的就是荷爾蒙,就是值得回憶的激揚文字,不顧一切。但同時,青春之所以常常被提起,是因為它是我們夢想發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