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時,有一肚子的抱負,想著畢業之后要大展拳腳。可是在就業選擇上就開始糾結。我是一個戀家的人,大學離家很遠,在吉林長春。而我的家卻在南方,在大學四年期間,不止一次問自己,當時是不是腦子發燒才會選這個離家十萬八千里的學校。每到節假日看著本身同學回家,學校馬路上空空蕩蕩,就不由自主的想家。畢業時,有許多單位來學校招聘,我本來有機會可以進入一個不錯的單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專業對口。唯一的不足是它在北京,離家依舊是十萬八千里。去北京還是回到我生長的城市去發展,對于我來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再三糾結后,還是放棄了那家很有前途的單位,回到了我生長的城市。
本想著回家之后工作不會太難找,可是事情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剛畢業的我,帶著滿臉的熱血,奔波在人才市場,一家又一家。才發現原來要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并不容易,但我并不后悔回到故鄉。我學的是農學(植物保護),在寸土寸金的南方城市,要找專業對口的工作當真不容易。于是我開始降低要求,只要是我可以做的,我能做的工作,我都去嘗試。
中午在一個炎熱的午后,與一家紡織企業簽下了合同,是外貿部門。對于紡織業,完全兩眼一抹黑,零基礎的我只能從最基礎的做起,給業務員做起了小跟單。其實最初我也不清楚跟單具體是做什么的。一段時間以后,我開始清楚每一個流程,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些重復的事情。日復一日,我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沒有新鮮感,每月拿著固定的工資(而且還不多),漸漸開始失去動力。我們的工作性質說的高大上一點是做外貿的,跟老外打交道,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過就是個跑腿的,幫著業務員干干雜活,永遠做些打雜的小事。我想這并沒有什么前途,然而時間飛逝,我已經在這些瑣碎的事中混跡了兩年…不是沒想過跳槽,可是跳槽之后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嗎?多給自己充充電才是當務之急!
越來越后悔當年在大學里沒有認真對待英語這件事情。假如我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現在的我應該不是一個小跟班了吧。于是開始重新學習英語,好在現在工作還是很輕松的,下班很早,每天晚上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一些東西,自我充電。
我并不是個喜歡看書的人,但是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在我的認知里看書還是汲取知識最直接的途徑,所以我開始強迫自己看一些書,小說,散文,文學各方各面的書。雖然已經這么做了,但是我依舊感到迷茫,看著這書真的有用嗎?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眼看著越來越近,而我依舊一無所成,說不心急都是假的。雖然在努力卻不知道所做的是不是無用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也想抓青春的尾巴,在三十歲到來之前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好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