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死亡做準備

(一)

生和死,是一對矛盾的兩個部分,相互依存。沒有出生就沒有死亡,而出生也就必然要面對死亡。

然而,對于嬰兒的出生,我們都會提前做很多的準備;而面對人類的死亡,卻很少有人會為此做準備。尤其是,在中國這個文化里,討論死亡都是很避諱的事情。

其實,死亡是真的需要準備的,而且是需要很好的準備的。

心理治療小說《愛情劊子手》里面的故事四《生死愛恨一念間》里的潘妮,女兒患一種罕見的血癌,經(jīng)歷四年痛苦的化療后最終去世。

潘妮后悔在四年的時間里,卻從來沒有提前與女兒討論過死亡,從而導致女兒孤孤零零的去死,她因此懲罰折磨了自己整整四年。

經(jīng)歷喪親之痛的人,很多人會有愧疚心理,長期生活在這種愧疚心理中,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周圍的人,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不良影響。

為死亡做準備可以幫助減輕或減少親人的這種愧疚心理。


(二)

關于死亡的準備,大致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為可預期的死亡做準備

這其實是我們醫(yī)療上對于終末期病人的安寧療護的一部分。這個目前國外和臺灣地區(qū)做的比較好,但在國內(nèi)才剛剛有些先驅(qū)者在開始推動這樣的事情。

對于一些疾病的終末期病人,比如癌癥的終末期,死亡時間大致是可以預見的,目前有一些可供遵循的原則,可以作為為死亡做準備的指導。

1、完成遺愿清單。

我們這一生經(jīng)常因為現(xiàn)實的羈絆,有很多自己心心念念想做的事情,最終卻沒有做,當人生的終點迫近的時候,會生出很多遺憾。完成遺愿清單,就是幫助你彌補這些遺憾,完成自己的夢想。

電影《遺愿清單》里,描述了兩個身患癌癥晚期的病人,列下一長串遺愿清單,并幫助對方逐一實現(xiàn)的過程。兩個人最終戀戀不舍,但也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愛他們也被他們熱愛的家人。

2、做好“四道”人生”

“四道”人生,是個簡稱,“四道”,指得是道愛、道謝、道歉、道別。這個需要家屬和病人共同完成。

道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但中國人歷來含蓄,對愛難以啟齒,尤其是對父母的愛,更羞于直接表達,但實際上老人更需要兒女的愛。我們表達愛的時候,是對對方最大的贊同和獎賞。在人生的最后時段,我們更需要愛去溫暖彼此。

道歉:生命中難免會發(fā)生很多令人遺憾的事情,在當時的處境之下,我們可能意識不到我們的錯誤。回首過往時,可能會對當年發(fā)生的事懊悔、自責,如果能在生前及時的道歉,必定能夠化解雙方的心結。

道謝:人的一生中,會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感恩是一種自然流淌的情感,能讓身心得以安寧。當人生的終末即將來臨時,能對我們接受的幫助說聲謝謝,會讓我們以更輕松的心態(tài)離開這個世界。

道別:就像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樣,我們只有紀念了,才敢忘卻。而道別這個儀式,不光可以舒緩死者生前的恐懼,也可以令生者,能夠更快地從喪親之痛中走出來。《非誠勿擾2》里面的香山,在自己死亡前為自己開了一個“追悼會”,就是在和所有的親人道別。

完成過上述事情的人,走的時候會很安詳,很平靜。

在臺灣學習的時候,我看到一個他們醫(yī)院自己做的短片,講述的是一個30多歲的青年男子,父親去世,與媽媽相依為命,他患上了一種腹部惡性腫瘤,治療后反復復發(fā),一直是媽媽照顧他。

因為疾病的痛苦,他情緒很不好,經(jīng)常對媽媽惡語相向,導致媽媽的心情也很不好,在他生命的末期,他和媽媽互相陷在自己的悲痛里,不知道如何表達。

在安寧團隊的引導下,他嘗試把他對媽媽的愛和歉意告訴媽媽,也感謝媽媽一直以來對他的照顧,并與媽媽溫馨的道別后辭世了。

二、為不能預期的死亡做準備

1.在日常生活里也遵守“四道人生”的法則。

2.不要把遺愿清單,留到最后再去做。

3.認真的過好現(xiàn)在的人生。

歐文.亞隆說,人類抵御死亡的恐懼,有三個工具,第一個是通過生殖細胞的繁殖,也即子女,從而達到永生的假像;第二個,是借助宗教,即相信人生有輪回;第三個就是認真過好現(xiàn)在的人生,因為只有不虛度一生才是抵御死亡的法寶。

越是覺得人生過得不充實的人,越會覺得死亡可怕。生命越多空白,或尚未發(fā)生的潛能越多,死亡焦慮也越大。

寫作群里的一個小伙伴說起她開始寫文章的初衷時,這樣說:“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希望人們評價我,這是一個有思想,有深度,有靈魂的女作家,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路人甲。”

當我明天就死去,我現(xiàn)在這樣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不會讓我后悔。

這就是我們?yōu)椴豢深A期的死亡做的最好的準備。


(三)

為死亡做準備,才能活的更清楚、更明白、更有意義。因為當死亡臨近時,人會變的睿智。

《瀕死者之欲》里面的卡洛斯,雖然過了很糟糕的一生,但當他每次迫近死亡的時候,他也會變的更理性,最終,在心理治療師的指點下,終于悟到了人生的一些真理,并用自己特殊的經(jīng)歷,為其他人提供幫助,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也終于可以平靜、坦然的去世。

李敖說:生日送空白死亡證明書一紙;結婚送空白離婚證明書兩張,能這樣送禮的,才真夠朋友。就是這個意思。

向死而生,我們才能生活的更明白。

愿像我們都能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樣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