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聽錦明老師的愛表揚的課程,聽了他自己和其他人的訪談,我也很有感觸。在我家里,父母也是以聚焦缺點為主的教育方式,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我也是這樣的思維方式。比如在家里,老公做什么我都看不順眼,總是在嘮叨他,在挑剔他,即便是他的辛苦付出,我也是認為應該的,而且我還不停的打擊他。老公也從以前對我的寬容變成了現在的反感,不耐煩。家里也是沖突不斷。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兒子,也變的越來越冷漠了。小時候的兒子是個非常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小區里有個孩子是個殘疾兒童,別人都不愛和他玩,還會欺負他,兒子總是會保護他。我朋友英年早逝,當他聽到這個消息,自己偷偷流淚,說××太可憐了,他沒有爸爸了。學校有同學得尿毒癥,進行募捐,兒子回家告訴我,說媽媽咱們幫幫她吧……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我也一直為我有個這樣有愛心的孩子感到自豪。可是那次兒子告訴我,以前看到你為我傷心流累的時候,我也很難受,可現在我已經沒有感覺了。聽到這話,我心里感到震驚,怎么會這樣?我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了。
? 錦明老師的課程點醒了我,讓我開始深深的反思,我知道問題在我身上,我們學會去感賞他們,沒有認可他們,沒有把我對他們的愛讓他們感受到。
? 感賞自己已經開始改變了,現在每天都用放大鏡尋找他們的優點,兒子的就直接告訴他,老公的就用微信發給他。現在家里的冷冰冰的感覺已經有所改變,我已經初見成效。
? ? 感賞昨天晚上,兒子玩手機,我和他爸爸都沒有太過關注,孩子也到點就自己收了,睡覺。
? ? 感賞在我回家晚的時候,他擔心出來找我,感賞他對我的牽掛。
? ? 投射我努力學習,和孩子共同改變。
? ? 投射兒子能夠早日放下手機,按時睡覺。
? ? ? 投射兒子能夠接受父母,對我們敞開心扉。
? ? ? 投射家庭越來越和睦,充滿
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