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在廣場玩,一個孩子摔倒了,看起來只有一歲五六個月的樣子,步履蹣跚,應(yīng)該是剛學(xué)會走路沒多久。一位老人趕緊跑過來說“咋又摔倒了,對你說多少次了要慢點走慢點走,看衣服弄臟了吧。”另一位旁邊的老人看不下去了,說“人家摔倒就夠疼的了你還吵他,小孩子摔倒多正常呀扶起來就好了,他也不是故意摔倒的。”
兩三歲的孩子走路還會經(jīng)常摔倒,何況一個剛學(xué)步的孩子。三歲之前我家孩子不知摔了多少次,每次都是笑著在前面鼓勵他,讓他自己站起來。摔的疼的時候大哭不已,偶爾會抱他起來。
但是在孩子犯錯時我覺得我做的還有欠缺,以前一個人帶孩子時因為很累,她犯錯的時候就會大怒而吵她,甚至還會動手。有兩次甚至想給她扔了。她在家也不開心,我覺得我應(yīng)該改變了,不然孩子和我都會憂郁的。
后來去了幼兒園,老師很會夸贊小朋友,我家妞妞早早的會吃飯會穿衣穿鞋,不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老師自然很喜歡她,接她放學(xué)的時候聽到的都是贊賞的話語。孩子和我聽了這些都很開心。
一天不見彼此了,放學(xué)以后的時光我們格外珍惜,我也學(xué)會了稱贊,總是能從她的身上找到細到不能再細的小優(yōu)點。比如她要畫一個圓,哪怕是一小段畫的好我都會表揚她。
當(dāng)然小孩子誰都免不了犯錯的時候,哥哥有時不和她商量拿了她的東西,她看見了就會毫不猶豫的搶回來,拽哥哥的頭發(fā),挖臉。看到這樣的場面真讓人揪心,我想找到一個好方法停止這樣的戰(zhàn)斗!
在批評哥哥的同時我會這樣對她說“你試著對哥哥這樣說,‘哥哥你不經(jīng)我的允許拿我的東西不對,請把它還回來’”。
多次糾正以后看到的大多是這樣的場景:哥哥說“妹妹,我能玩你的這個東西嗎”,妹妹說“好的哥哥,你玩吧。”其樂融融,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