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轉眼過了98年,99年實際上我最想放棄自考的一年,原因就是生活所迫。離開了電務段,也就離開了鐵飯碗。在臺灣公司實際上只干了3個月,過了年就沒法干了。過了試用期,也不轉正,也不漲錢,活也不少干,而我也沒地方住,最開始幾天在一個親戚介紹下在城里的一家人中住下了,一個月交100就行,但這不是長久之計。轉眼就沒法再住下去了,還好當時一個同事,老刁(現在已經是一個設計院的工程部經理了)對我很仗義,讓我在他們宿舍里擠了好一段時間。可是3月份我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我如何在這個大城市中生存下去呢。招聘會不是每天都有,我這時也被中介騙了,交了300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穿行,去找下一個提供面包的雇主,然而這些都是泥牛入海,沒有音信。中午我沒地方去,只能買點東西充饑,背沖著大街,怕人們看到我的臉。吃著2.5元一個的盒飯,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一個當時只有大專(電視大學)文憑的人,在千萬人口的城市中尋找一份工作是如此的不容易。我一次次的強打精神,不讓自己放棄,堅持再去下一家看看,或許。。。
? ? ? ? 終于4月初,有個叫佳訊飛鴻的公司讓我去面視,他們是我在招聘會上投的幾份簡歷后給老刁打手機(我當時沒有任何通信工具,連呼機也沒有),給了我一個機會。還好我還比較幸運,得到了這份工作,而且看起來這個公司也很大,有100多人,每年能有7千萬的銷售額。我在那兒做技術支持,這和我在鐵路上的工作很象,同時由于他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專網(鐵路和軍隊),所以我在鐵路上工作過也是一個好事。但他們不給上保險,也不給轉檔案,除非過了試用期后再滿一年才可以提申請。
? ? ? ? 由于是技術支持,所以總在出差,幾乎每個月有20天都在外地(這給了我很多機會去中國的各地見見世面,以前我只是在天津上中專,偶爾實習才去過濟南、洛陽和上海)。但是我沒有時間去看書學習了。98年過的兩科有一門還有上機試驗,都無暇顧及了。我只能在京的日子里去找一下,是不是有傳說中的補習班。
? ? ? ? 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在海淀區的雙榆樹中學找到了一家叫京海研修學院的民辦自考學校,他們有這樣的輸導班。可這時已經是5月了,也就是說99年上半年,我為了生計,根本沒看書也沒報考。在京海,我報了概率和數理統計、離散數學這兩門。可我沒時間上課,每個月都出差,給公司的產品維護或開通。每次出差我都背著書,但我看得很少。我當時在想,我已經有了這么好的工作,(轉正后1600元)和一大批本科畢業生工作,還考這個干什么?再說我也沒有時間看書,去考試也是白交錢。在9月,我去海淀自考辦進行注冊報考時才發現北京的自考生真是太多了,比懷柔多了不知幾十倍,上百倍。當時海淀自考辦就在現在海淀醫院北面,家樂福這一塊。當時真是破極了,我在那幾乎排了半天,才報了三門,我自己辦了一門操作系統,想自己看看,撞一撞運氣。不過接下來,我又去了錦州,這一去又是20多天。在那里,我想了很久,還是強迫自己去看書,必竟我不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國慶節一過,我參加了最后一節課。然后逼著自己每天都是半夜睡,一定要多看書。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出來其實是很揪心的,我知道這一次可能又是白忙活了。我也沒辦法,在京海又匆匆報了高數和軟件工程,去了下一個城市。
? ? ? ? 12月份,分數終于出來了。當時還沒有查分的方式,只能等成績單出來。那天我記得我騎著同事的自行車從明光村騎到了海淀自考辦。沒想到,真是沒想到,離散考了70多,而概率是60分。天哪,我基本上是唱著騎車回到了公司,當時我恨不得將這個消息告訴所有的人.幸運老人的垂青,讓我重新點燃了自考的信心,我可以,至少有時候還有一點點運氣。呵呵。沒想到這兩門我實際只聽了不到一半的課,還都過了。我還要堅持,堅持。操作系統我沒去考,我當時在出差,也沒看過書。
? ? ? ? 算起來,兩年才過了4門課,平均一年兩門,其實是很慢的,我們這個專業有17,18門(由于大綱調整,最后是15門,不過我還要加考了兩門).盡管還很多科要考,但我有了信心,也掙到了錢,養活了我自己,我可以去和同事租房子了,三個人在五道口租的第一間12平米的平房是450元,現在就是漂亮的清華嘉園。然后在中央電視塔西邊的一邊平房里找到了渡過冬天的避難所,有暖氣的平房。真是太好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