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2P的來源與在中國的發展
P2P的雛形源自孟加拉國,是由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開創的。在上世紀70年代尤努斯發現孟加拉很多農村的貧民由于沒有任何的財產可以做擔保,所以傳統銀行往往會認為他們沒信用而將這些人拒之門外,但是尤努斯在實踐中發現,如果你愿意借一小點錢給他們,他們會因為來之不易的機會而信用度極高,違約概率很低。
而且這些小額借錢人,雖然他們從事的是經濟活動是種地養魚之類的,利潤絕對值不高,但是投資的利潤率卻遠遠超過了許多大型企業,這些人也能夠承受更高一點的貸款利息,所以尤努斯就開辦了既能夠盈利又具有公益性質的格萊珉銀行。
把這種小額資金直接借給有需要的人的模式運用到互聯網平臺上,能夠極大地提高資金匹配的效率,降低資金匹配的成本,從而造福更多的投資者和借款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P2P。P2P公司或者P2P平臺就是進行這種小額資金直接融資的交易場所。P2P一方面滿足了低門檻的小額融資需求,一方面提高了閑散資金的利用率,也就是提高了我們投資人的收益。
2005年有3個年輕英國人在倫敦創辦了全球第一家P2P平臺,Zopa。在Zopa網站上,借款人可以列出金額、利率、期限和用途,投資者根據借款人給出的信息搜索適合自己的貸款產品。Zopa則向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自己不設立資金池,也不賺取利息差,也不承擔風險。
按道理說,P2P是金融領域的一場創新,通過互聯網降低資金匹配的成本,讓普通的投資有更方便的投資渠道,讓需要資金的人能夠方便的獲得資金。可是為什么一到中國,P2P一到中國就變味了呢?
1.中國目前的征信體系還不完善,整個社會的征信系統不完善,投資人很難清楚的了解借錢人的信用情況,風險較大。之前e租寶就被爆出借款企業偽造企業信息,甚至連一些平臺也偽造借款人信息。
2.目前P2P行業監管不到位,有很多P2P網站從一開始就是想撈一筆錢,花點錢做個網站再花點錢請個專門的營銷公司來做營銷,拿到錢之后就跑路走人。
3.國內和國外的金融環境不一樣。以美國為例,P2P的大部分的借錢者是個人,借錢的目的是還信用卡,因為美國信用卡透支利息一般在18%左右,而P2P貸款的利率一般在10%-14%左右。而在中國,通過P2P平臺借款的主要是小微企業或個體戶或者一些在銀行貸不到款的企業,因為很難從銀行貸款,所以他們不得不在P2P平臺上以20%甚至更高的利率貸款。由于這種差異,導致國內的P2P行業借款違約的概率要更高。
(2)問題P2P平臺出事前的先兆?
1、瘋狂發標,尤其是短標:吸金欲望突然如此強烈的平臺明顯不正常。這有可能是平臺在跑路前想要好好“撈一筆”的征兆。
2、長時間未發標:長時間沒有更新標的,之后就沒有下文了,甚至就直接消失了。
3、提現速度變慢:如果平臺的提現時間突然間增長,則有可能是大部分資金被公司抽走導致的資金流動不暢,這也將是平臺準備跑路的信號。
4、頻繁更換辦公地點:經常更換辦公地點的平臺,也是平臺不正常經營的一種征兆,例如去年深圳e租寶的職場在半年內就更換了好幾次。
5、拖欠員工工資:意味著平臺的資金嚴重緊缺,那些發不出工資的平臺,基本上會在兩個月內出現大規模的兌付問題,繼而跑路。
(3 )如何辨別P2P平臺的安全性?
下面是有幾種常用的辨別方法:
1、投資回報率是否超過同期水平過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或許是借貸方為迅速吸納自己打出的幌子。
2 、投資資產信息是否存在披露不完整現象。投資人在投資前一定要對平臺的資產信息進行全面調查,即了解平臺在吸納資金后的用途,資金流向問題。
3、是否過于夸大宣傳無風險高收益誤導投資者。但凡是投資幾乎都是有風險的,一些問題平臺宣傳高收益的同時還宣揚無風險,典型的欺騙行為。投資者需冷靜對待,對投資風險要有全面的認識。
4、第三方評級機構給予評價是否過低。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對平臺要有全面了解,借助網絡信息查詢該平臺是否有第三方機構進行過評級。評級過低必然存在問題。
5、是否實行資金第三方托管。正規的P2P平臺都有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會主動啟用第三方資金托管服務,了解一個平臺,看他有沒有第三方資金托管,有沒有和銀行合作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是最直接的方法。
6、看平臺是否有風險保證金。所謂風險保證金就是從每一筆借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現在一般來說是1%左右,單獨放在一個賬戶里,如果將來借款人賴賬不肯還錢,那就用這個賬戶的錢先給投資者墊上。
7、是否有融資性擔保公司,記住,一定是融資性的擔保公司喲!普通擔保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是不一樣的。
8、是否有保險公司擔保,有保險公司擔保的比沒有保險公司擔保的要靠譜一些。
8、是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線上和線下的風險控制系統。了解平臺的創建者是誰,是否有金融行業的工作背景;在平臺上是否能清晰的查明借款人的資料及借款的用途;在平臺上是否能清晰的查到自己的錢被借給誰了;平臺的壞賬率是多少,與同行業的公司比起來是高還是低等等。
9、是否能夠拼爹。比如這家P2P是否有銀行背景,又或者這家P2P是不是有互聯網大佬在后面支持,再或者是不是有大企業做靠山。雖說拼爹可恥,但在這種事情上是有爹可以拼總比沒有好。
最最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拿來投資P2P,更不要借錢投資P2P。建議投資P2P的資產不要超過個人資產的20%—30%。也千萬不要因為追求高收益而盲目投資,要知道:對于有些平臺來說,你想要它的利息,它想要的卻是你的本金。
任何一個人或者公司
如果跟你只談收益不談風險
那妥妥的就是在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