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中我們肯定經常使用終端命令行,然而Mac自帶的終端好像并不是那么好用,所以出現了iterm這個軟件,這篇文章總結了iterm的快捷鍵,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光標控制
- ctrl + a: 到行首
- ctrl + e: 行末
- ctrl + f/b: 前進后退,相當于左右方向鍵,但是顯然比移開手按方向鍵更快
- ctrl + p: 上一條命令,相當于方向鍵上
- ctrl + r: 搜索命令歷史,這個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
- ctrl + d: 刪除當前字符
- ctrl + h: 刪除之前的字符
- ctrl + w: 刪除光標前的單詞
- ctrl + k: 刪除到文本末尾
- ctrl + t: 交換光標處文本
- ? + —/+/0: 調整字體大小
- ? + r:清屏,其實是滾到新的一屏,并沒有清空。ctrl + l 也可以做到。
窗口操作
- 新建窗口:shift + command + d(橫向)command + d(豎向)
- 關閉窗口:shift + command + w
- 前一個窗口:command + `
- 后一個窗口:command + ~
- 進入窗口 1,2,3:option + command + 編號
標簽頁操作
- 新建標簽頁: Command + T
- 關閉標簽頁: Command + W
- 前一個標簽頁: Command + 左方向鍵,Shift + Command + [
- 后一個標簽頁: Command + 右方向鍵,Shitf + Command + ]
- 進入標簽頁1,2,3…: Command + 標簽頁編號
*Expose 標簽頁: Option + Command + E(將標簽頁打撒到全屏,并可以全局搜索所有的標簽頁)
面板操作
垂直分割: Command + D
- 水平分割: Shift + Command + D
- 前一個面板: Command + [
- 后一個面板: Command + ]
- 切換到上/下/左/右面板: Option + Command + 上下左右方向鍵
其他功能
- 支持自定義全局快捷鍵用于顯示和隱藏iTerm2 Preference -> Keys -> Show/hide iTerm2 with a system-wide hotkey 打上勾之后
- 進入和退出全屏: Command + Enter
- 查看當前終端中光標的位置: Command + /
- 命令自動補全: Command + ;(很少用這個,還是感覺Zsh的補全更好用)
- 開啟和關閉背景半透明: Command + u
- 清屏(重置當前終端): Command + r
位置書簽
在當前會話中按Command + Shift + m可以保存當前位置,之后可以按Command + Shift + j跳回這個位置。
粘貼歷史
使用Command + Shift + h 可以呼出粘貼歷史,支持模糊檢索。還可以設置將粘貼歷史保存在磁盤上(Preferences -> General)
即時回放
使用Command + Opt + b 打開即時回放,按Esc退出。即時回放可以記錄終端輸出的狀態,讓你“穿越時間”查看終端內容。默認每個會話最多儲存4MB的內容,可以在設置中更改(Preferences -> Genernal -> Instant Re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