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呀,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年輕就已老去,一直感覺自己不曾長大,還是那個在家里無法無天的“大小姐”,卻不曾想,忽然間就到了這個不尷不尬的年紀,也就是別人眼里該結婚的年紀。
其實,誰不曾想擁有一段浪漫唯美的愛情,尤其對于女生而言,肯定不止一次在心里幻想自己的“白馬王子”,內心里都住了一個貼上各種標簽的男神,由于種種原因,一直都沒能遇到自己覺得想要與之攜手一生的人。但卻從來不想因為到了所謂的該結婚年紀就隨便找一個人將就結婚、生子。如果最后是你,那晚一點又何妨?
01愛,就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兩個人是否適合在一起,我總覺得有聊不完的話題很重要,所說的聊不完,并非指在一起的每時每刻都要有聊不完的話題,而是雙方不會為沒有話題聊天而尷尬,不是處于一種雙方總要尋找話題來聊天的境地,而是一種雙方可隨時更換話題、不會刻意尋找話題、一切都是那么順其自然,就算不說話,也不會感到尷尬。
一朋友之前給介紹了一男生認識,相識五六個月,卻一直未曾見面,一直在微信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聊工作方面的居多,偶爾開開玩笑,后來有一天他跟我說,他并不喜歡聊工作,而后,我們雖然還聊天,但卻感覺聊的很不自在,總感覺他和我都在不斷尋找聊天的話題,這樣的相處模式我們都很累。
我期待有一天,我可以遇到一個不管是從工作方面還是從生活方面,都可以聊,天南海北、包羅萬象,而不是為了取悅對方去刻意的回避對方所不愿意聊天的話題,如果懂,那雙方就進一步拓寬深度,如果不懂,也有繼續了解的興致,而不是自己不了解的就全然不聽,如果你永遠不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那你就永遠只知道自己知道的。
02愛,就是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生活,總是會經歷一些特別的事,這才是人生。尤其對于死亡,過早的經歷與親人的離別,讓我對于人生的態度、認識、心理都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如果沒有感同身受,那別人會很難理解我的行為,會覺得我很矯情。
正如別人說的:安慰得了別人的道理卻安慰不了自己,是呀,很多事情當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會用一種旁觀者的心態來分析、看待并用你所謂的過來人經驗去安慰當事人,因為你只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所以就有時突然會有一種感覺:你感覺你的世界快要塌陷了,但別人還是那么云淡風輕,該吃吃、該喝喝,只因為別人都只是一個旁觀者。
在愛情中,感同身受的能力尤其重要。缺乏感同身受,很容易因為對方的一些行為產生誤解,久而久之便積壓起矛盾從而不利于矛盾的排查化解。
我期待有一天,我可以遇到那個可以感同身受的人,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并不以為自己就是權威,可以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彼此多一點理解和包容。
03愛,就是有任性的能力
任性,并不是蠻不講理,就算是蠻不講理,但能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任性,估計都是大多數女孩的正常行為,一段好的感情,不應該是逼著你去成熟,而是在這段感情里,互相有足夠任性的能力。因為彼此相信,就算再任性,也不會分離。
有多少愛情,尤其是委曲求全的愛情,缺乏任性的能力。一朋友結婚后,有一次我們相約出去玩,在外面玩開心了便吃了飯,吃完飯后和她一起回到家,正碰到她公公婆婆還沒吃飯,我以為她會說她已經在外面吃過了,但令我意外的是她居然說她沒吃,甚至還要把我拉上陪她公公婆婆一起吃。事后,她跟我說不想讓她老公不高興,也不想讓她公公婆婆不高興。說實話,我很不理解這樣的行為,我覺得在外面和朋友吃一頓飯沒什么大不了的,不用做得遮遮掩掩的。
我期待有一天,我可以遇到那個讓我毫無顧忌的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不用因為害怕失去他而步履薄冰、小心翼翼,他可以包容我偶爾的任性和無理取鬧。
我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能夠來到我身邊,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和遇到這樣一個人,但我愿意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最后等到了,如果最后是你,那時間早晚又有什么關系?到那時,我可以向全世界都宣布: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幸福來得好不容易,讓人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