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放假了。經過了緊張的復習考試階段,孩子們是可以放松了,可是家長們的緊張心情卻放松不了,不是因為考試成績,而是因為手機。
孩子放假在家,他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多了起來,除了寫寒假作業,他的時間怎么打發?脫離了學校老師的管教,離開了父母的視線,大多數孩子會選擇拿起手機。為什么?
一個是電視已經不夠吸引了。在我們小的時候,放假了最開心的就是守在電視機跟前,等著電視臺每天下午定時播出的二集武俠電視劇。而現在的孩子,僅僅是看電視已經不能吸引他們了,手機多好呀,可以玩游戲,追劇,還可以跟同學聊天。
另一個是孩子已經有了他的社交圈子,每天和同學們泡在一起,他們有說不完的話,有太多不愿意說給父母聽的話,而這些話他們只會和關系好的同學說。放假了,同學們不再天天見面,怎么辦呢?QQ群成了他們保持聯系的方式。
是的,我們不能阻止孩子沒有社交圈子,可是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就放不下,也著實讓父母們頭疼。可是每當因為玩手機的事情指責孩子時,孩子往往一句你還不是天天在玩,可以讓你把沒說完的話全都吞到肚子里。
昨天,就因為孩子玩手機而一天沒有寫作業的事情,和孩子鬧的很不愉快。什么話都跟他說了,跟他講先把作業寫完再玩,跟他講自控力根本用,在孩子的心里,能玩一時玩一時,開學后就不讓玩了呢。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學習的快樂,那都是說給別人聽的,那是以后才能體會到的快樂; 游戲的快樂,才是他真正能夠感受到的快樂。
有時候,講多了,都感覺自己在說教,可是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即不說教,又可以真正讓孩子體會到即時行樂得到的快樂不長久,并且很快會因為過于沉迷游戲的虛幻世界里,而導致自己學習成績下滑,即便你在游戲里再有成就感,也無法彌補現實中的挫敗感。
這一代的孩子相比起我們小時候,其實是不幸的。互聯網時代帶給了他們更大的挑戰,這些挑戰更是直接對人性發起的挑戰,讓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就要直面誘惑,而這些誘惑是遠遠大于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環境中的誘惑。對我們這一代父母,也將是個很大的挑戰。在手機爭霸賽里,誰勝誰負?
道理誰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