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說起濟公,這一代的我們大都會想到陳浩民塑造的被稱為“史上最帥濟公”的經典形象,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無煩無惱無憂愁世態炎涼全看破。似乎大家都默認了濟公生來就是如此。
但是今天,《濟公之降龍降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濟公。
電影講述的是李修緣從小生長在赤城山腳下的永寧村,他為了讓久病纏身的母親病愈,一心想成為大英雄,但卻好心辦壞事,總是鬧得村里雞犬不寧。正如他自己說的:我叫李修緣,村里狗都嫌,誰要敢惹我,給他一勾拳。村里人見了他都躲的遠遠的。但當金翅大鵬復活,來村里掠殺時,小小年紀的李修緣挺身而出,為大愛犧牲小愛,和家人朋友一起抵御金翅大鵬的掠殺。在瀕死邊緣,李修緣頓悟大愛比金身重要,最終化身降龍羅漢,擊敗金翅大鵬,拯救了大家。
影片中深度刻畫了各個人物之間的情感。有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有父親對孩子默默守護的愛;更有小伙伴間的互相信任,互相幫助的友情,以及大家在災難來臨時團結一致、不離不棄迎難而上的精神。
在影片中,修緣和父親的關系不好。親子問題,是中國千年遺留下來的問題了,一個家庭中,兒子和父親總是有些代溝,父親心里深愛著孩子,但是卻總是“以硬碰硬”,導致兒子看起來冥頑不靈,紈绔子弟作風深惡痛絕,異常爭強好勝,內心有著“出人頭地”的愿望,以用來證明長達十幾年的父親的蔑視是錯誤的,所以總是會生出很多事端,結局大多以到了生死抉擇時刻,才能感動雙方,但往往“事已太晚”。
影片之中,緣修最后成為游戲人間的活佛,喝酒、吃狗肉、行善事、夸張的笑容,在我看來,也許是經歷了太多的生死離別,已讓曾經那天真,燦爛有血性的少年,變得麻木了。他也許是透徹也許是無奈才做英雄意味著,不管面對什么困難都要勇敢的站起來,勇往直前。“酒肉穿腸肚,佛祖心中留”。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看似戲謔人間,卻看的最為透徹,越透徹就越容易疼。
修緣想做英雄,但做英雄意味著,不管面對什么困難都要勇敢的站起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