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個失敗案例,空空狐創始人被昆侖萬維踢出局。讀這篇新聞時,我馬上想到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一個產品經理的商業思考:商業九節鞭》,里面的第一條就是:行業選擇。
無論是不是互聯網,選取行業都是商業的第一關。
找尋小銀礦
小銀礦的目標群體選擇
小銀礦的挖掘手法
找尋小銀礦
空空狐就是典型的行業選擇問題,他們選擇的行業是二手閑置市場,這個行業一看就是富金礦。空空狐能看見,阿里
58也能看見,和這些巨頭博弈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市場份額慘不忍睹,最后被踢出局。除了少數超級強人,大部分人最好認清自己的局限性,真金礦輪不到你來挖。你最好的結果就像亂世的草頭王,為王先驅。
大公司看不上無非就這么幾個理由:
第一,嫌市場太小了
第二,嫌發展太慢
第三,不確定燒錢后能不能成功
第四,這個行業需要獨特的經驗曲線
大公司看不上,不代表我們看不上呀。承認自己才能的平庸,挖挖大公司看不上的小銀礦也算是一種自知之明吧。
小銀礦的目標群體選擇
做行業選擇,其實就是商業定位和收窄目標客戶群體。在這里不得不推薦一個公眾號:吳寒迪可愛多。他在有一期推送里提到過,建議粉絲選擇“絕望感更強烈的群體”。他認為在針對不同的群體開發產品時,尋找“絕望感更強烈的群體”,往往能賣出更高的溢價,營銷也更容易些。
當時看到這篇推送,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波特五力中提到的“買方的議價能力”。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大致不差。小銀礦的行業選擇,我也建議找到議價能力最弱的買方行業,相當于變相的提升了自己的戰略地位。
議價能力弱的群體,付費愿望更加強烈,營銷難度會降低很多。其實是人在經歷絕望時,智商都會暫時性降低,比如信貸金融、借貸、賭博、網游、黃牛等行業。
<p>
小銀礦的挖掘手法
就我讀的商業案例說來,小銀礦行業還希望走薄利多銷路線的公司,基本都是自己找死。必須說明的是,只有公司達到一定的規模才有資格走低利潤路線,也就是總成本領先戰略。
我建議小銀礦走差異化戰略路線,為避免競爭創造一個隔離層,服務特定群體。然后迅速挖掘,在其他人注意到這個小礦前挖干凈,哪怕竭澤而漁都可以。
小銀礦一般都是高利潤率,低周轉率的,如果能暫時高周轉率,恭喜你你發財了。
結語
這個就是我對行業選擇的看法,對于行業內已經有大魚甚至白鯊的行業,真的不建議去趟渾水,除非你對自己真的超級自信。當然也不要選那些,一眼就看到天花板的行業,那個也沒意思。(判斷行業天花板公式:
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金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