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時不時就會冒出這樣一則新聞,某某某因為什么樣的原因,自殺身亡……面對這樣的新聞,我們會感到惋惜。但是惋惜之余,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頻繁發(fā)生自殺事件的真正原因,尤其是為什么有很多中學生選擇自殺。
就在半個月前,我的高中母校,一位初二的學生,因為和生活教官發(fā)生口角,心生怨氣,從四樓跳樓,當場身亡。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雖然很同情那個孩子以及他的家庭,但是我還相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據調查,那個學生父母因為生意繁忙,執(zhí)意將孩子送進我的母校,甚至孩子明確提出不愿意去那個學校上學,但是,父母在生意和孩子面前,選擇了生意。這無疑暴露了現在家長教育的一個缺陷:家長們在各種合理的借口下,由于社會經濟原因,疏于對孩子的照顧,特別是與孩子情感上的交流。這直接影響了孩子性格和人格的發(fā)展。當然,這件事情,學校也要承擔部分責任。作為學校,各方面的管理都應該健全。但是有一個方面很多學校都沒有做到,那就是心理教育。即使在教育局的要求下,開設了心理課程,但那只是繡花枕頭,并不實用,學生即使有什么問題,也不會想到去求助于學校里的心理老師。這是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大缺憾。除了學校和家長,學生本身的自我培養(yǎng)也很關鍵。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的完善自己的性格,當有了一些負面情緒時,應該尋求正當的方式解決。可以這樣說,那些選擇自殺的人都是人格不健全的人,他們不懂得什么是責任,不懂得什么叫做社會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死亡,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但并不代表整個社會贊同他們的選擇。人死了,活著的人最痛苦。我想,如果那些死去的人能看見她們的親人痛苦的樣子,也許他們做出的會是另一個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