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這應該是春節檔三駕馬車的觀影理由中最有情懷也最令人無法拒絕的理由了。初一當天《美人魚》果然不負眾望,以2.76億的首映單日票房,超越《港囧》,登頂華語片內地首日票房冠軍寶座。于是今天和朋友一起,走進了電影院,去還星爺一張影票。
坦白說,如果你是懷著“又一部經典周氏喜劇”這樣的期待走進電影院的,那么你可能會失望了。就我所在的那一場看來,全場觀眾笑的次數估計不超過十五次。尤其是影片的前半個小時里,似乎都沒有明顯的笑點。相比起《夏洛特煩惱》和《瘋狂的賽車》這種笑點密集的喜劇片來說,《美人魚》在“搞笑”的考試里并沒有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但總的來說,如果不把這部片子當成喜劇片來看,而是作為一部簡潔的科幻片或者輕松的故事片來說,這的確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薦的片子。理由主要有三:
一、劇情完整、故事感人。
《美人魚》大概講了一個富豪愛上人魚灰姑娘的故事。而其中也穿插了環保的主題。單從劉軒和姍姍(人魚女孩)的愛情主線上來看,從開始時候的暗殺目標、到后來萌生愛意、再到后來經歷風雨、最后終成眷屬的過程,都令人信服并且感人至深。而人魚種族和人類的相互依存與沖突,也在短短的九十多分鐘里面表現得比較飽滿。雖然故事的細節上還是會有一些單薄,但對于一部面向大眾市場的賀歲檔電影來說,這也并不是什么缺點。相反由于劇情的簡潔和完整,反而讓觀眾更容易進入劇情,降低理解成本。到后來富豪劉軒冒死送姍姍回歸海洋的時候,劇情的張力已經足以催淚。
二、立意深刻、三觀純正。
其實對于星爺的電影一直都不用擔心三觀的問題,這一次的美人魚也不例外。只是關于題材上,我覺得有必要說幾句。眾所周知,“環保”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無論在哪個領域,這都是一個快被“說爛”了的命題了。盡管對于人類和自然,“環保”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從創作的角度來說,要表達好這個命題,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人魚》對于“環保”命題的挖掘和演繹,雖談不上驚世駭俗的有新意,但至少也是遠遠超過了其他環保題材的電影的普遍水準。在春節賀歲檔這么一個娛樂至上的檔期,能用一個感人還不乏幽默的故事來提醒人們重新意識到“環保”,接受一次“主旋律”教育的沖擊,從這一點上來說,星爺還真的了不起。
三、有情懷。
整部電影之中,最令我動容的一段并不是結尾的人魚大戰和后來的海底共游,而是姍姍為劉軒做雞,劉軒吃著雞腿哭泣著回憶當年“爸爸在外面給我撿回來一只雞腿,就是這個味道的”時,那一種滄桑對比。用“好吃到哭”的笑點,來承載了一種人文關懷,這是星爺最令人佩服和稱贊的地方。
喜劇的最高境界是“笑中帶淚”,星爺之所以成為星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樣的例子,在星爺電影里可以數出很多來:
比如《長江七號》里,周鐵對小狄的家訓:我們雖然窮,但是不能說謊,也不能打人;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能拿;要好好讀書,長大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比如《大話西游》結尾時,紫霞看著茫然若失逐漸遠去的齊天大圣,心中似有疑惑,問:“那個人樣子好怪啊。”夕陽武士看了,玩世不恭的笑了笑,說:“我也看到了,他好像條狗啊。”然后響起了《一生所愛》……
比如《喜劇之王》里,尹天仇對飄飄說: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套的,可不可以不要加個“死”字在前面?
聯系起星爺并不快樂的童年和坎坷的人生經歷,更加明白這是一種閱盡世事之后的沉淀。或許每個角色的一部分,都是星爺人生經歷的某種寫照,在他笑中帶淚的情懷里,我們才有了那么多歡樂。
最后,我去查了一下《美人魚》的相關信息,發現時光網和豆瓣在該片的類型上都寫的是:劇情/愛情/科幻。
所以說,這確實不是一部喜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