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女每日上學讀詩之趣事
? ? ? ?每日晨起,送娃上幼兒園,是今年我較固定的一件日常工作。自從去年“詩詞大賽”以及今年《詩書中華》后,僅五歲的小女兒開始喜歡上詩詞。
? ? ? ?3月份的時候,每晨都能看到被風吹雨打去的片片碎紅紫荊花瓣,女兒也會搖頭晃腦的吟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到5月份的時候,已經開始在媽媽的提示下會背誦“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了。
? ? ? ?今天廣州雨水多,尤其是春雨,潤著新綠的小草,十分惹人憐愛。于是就教小女背誦:“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夜間散步的時候,再溫習一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 ? ?及到滿眼青翠的5月,又學會了“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了。于小女,這首詩雖然她沒能看到過柳樹,也不甚喜歡后面那兩句千古名唱“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但她多次向我強調:“媽媽,我最喜歡那個‘客舍青青柳色新’了”。我相信是的,因為每次她念起那個“青青”的疊音和“新”字的韻腳時,再看到滿眼的綠色,她都能感受到早春朝雨過后的那種新綠的生命力、空氣的澄澈、晨起的歡快……所以每次她念起這句,都是十分的大聲,呵呵。聽到每次她將一首千古傳唱的送別詩念得如此之歡樂清脆,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 ? ? ?清明節的時候,帶她去清遠牛魚嘴爬山,讓人驚喜的是,她竟然自己會想起那首“遠上寒山石徑斜”了;雖然早春與秋色的“霜葉紅于二月花”還是有很大區別,但是她能想到此一句山景的聯想,也夠我們高興了。于是,那天一路玩一路詩興大發,不僅背誦了童聲歡快版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也新學了童子軍版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爬山涉水的時候,媽媽覺得此詩豪情有余,便順口教她背了。在野外,沒有了任何電子產品的掛心,她學得特別快,特別的大聲,特別的朗朗上口。
? ? ? ?
? ? ? ?昨天與今天,學的一首是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幸好小區綠化比較好,尤其是我們A區,每一條街道上兩邊的大樹已經可以在空中握手了,有些茂密的,還能擋住遠處的小山包。于是,特意帶她在這條橫路上走,告訴她什么是“綠樹街邊合”,什么是“青山村外斜”,她還是能朦朦朧朧地懂一點點的,知道詩歌在說的是很漂亮的山村景色。
? ? ? ?到了“把酒話桑麻”的時候,我問她,知不知道桑樹啊,她就說:“不知道啊沒見過”。那我說,你們幼兒園是不是養過蠶寶寶啊(現在幼兒園已經將蠶寶寶當寵物養了),她連忙說,“啊,知道,我們養過,蠶寶寶是吃桑葉的”;然后我又問她,那知不知道蠶寶寶吐絲是干什么用的呢?她一臉的茫然!我倒也實在不知道,她們幼兒園的蠶寶寶有沒有捱到吐絲那一關;就算有可能吐絲了,估計老師也沒有給小朋友看過。我也只能用我有限的知識告訴她,古代啊,農民家里很多都要養蠶,蠶寶寶最主要的功能是吐絲,然后人們用這些蠶吐的絲做衣服,做出來的絲綢衣服很輕很柔很順滑,就能賣很多錢。“桑”后面就是“麻”,然后我告訴她,絲綢、棉、麻都是古代做衣服的材料,現在還有很多“亞麻”的衣服,穿著也是很透氣的。但更多的我也實在說不出來了,因為我也沒有見過“麻”是什么東西。
? ? ? ?現在想想,很多美好的詩文,都只能用想像了。詩詞中的美景、事物,現在很多都已經在大工業的鐵蹄下物事人非,再想“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已經有些困難了。當然,這些仍不妨礙我們享受古詩文的美好。這種飽含韻律的短小精悍的詩句,最適合這些年輕歡快的小朋友了;盡管她現在大字還不識三四個。
? ? ? ?想起年初的時候,爺爺奶奶回老家去后,我們親自帶小朋友的各種不適應,各種埋怨,尤其是晚睡后要早起的痛苦,現在已經完全被我和小女每日共同的晨起詩文課給沖淡了。每日,我都享受著與她共同成長的樂趣;每日,我們都盡量試著發現大自然之美,詩文之美。帶小孩,只要你忘記了你是在付出,你就能感受到深深深的幸福!
? ? ? ?對生活,亦如是!
? ? ? ? ? ? ? ? ? ? ? ? ? ? ? ? ?玲玲 ?20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