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韋博國際英語學習的時候,來自美國的年輕教師在一次主題為Dream的課堂上,提到他記錄了他自己的很多夢,也鼓勵我們那樣做,告訴我們通過堅持記錄、分析與總結,在以后的夢境中,你可以慢慢有意識地去控制你的部分夢境。
“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這點對當時的我來說,覺得是一件很新奇而有趣的事情。因為我一直覺得夢中的我們不是清醒的,我們的思想與意識是由夢控制著,可是老師卻告訴我們,縱使在夢中,我們也可以控制夢的走向。
加上自己做過不少的夢,尤其有一部分是很奇怪的夢,與現實似乎沒有任何聯系,讓自己很好奇怎么會有那樣的夢境產生。因此從那以后,偶爾我也會記錄一下奇特的夢境。
隨著自己的記錄,我越發覺得夢很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夢是內心的欲望。
弗洛伊德說過:“夢,是欲望的滿足。”他認為這種欲望的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1)白天可能已被喚起,但因外部原因未能得到滿足,這種被承認但未得到滿足的愿望便被留到晚上;2)白天已產生但被排斥,被留到夜晚的欲望是未杯處理但也被壓抑的;3)可能與白天生活沒有聯系,僅僅是頭腦中被壓抑的某個浮現出來的欲望,到晚上才活躍起來;4)當晚發生的欲望沖動(口渴或性的需要)。
由此可見,不管是哪一種的來源,它也許都是你內心想要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你也許不知道如何去做選擇,你焦急、恐懼、無力,認真分析這個時期的夢(當然也可以與過往的夢結合起來分析),也許你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2. 夢是身體機能的反應。
我極少做噩夢,而印象中幾次噩夢基本上是在自己身體不好的時候。比如小時候有兩次發燒,都是夢見一塊大石頭壓著自己,拼命地想推開、卻怎么也推不開;前幾天發燒前的清晨也做了一個噩夢,夢見喬任梁與陸毅演講、辯論,最后居然相互刺殺,作為觀眾的我,覺得很恐怖,想離的遠遠的,不想見到死亡場面,可是他們偏偏在我眼前廝殺,最終喬也真的死在我眼前。從夢中驚醒后的那個白天,尤其是下午一直覺得不舒服,到了晚上測量體溫才知道自己低燒了(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癥狀)。因此,有時候,夢也許是你身體軀干的刺激。重視它,也許可以避開一些重大疾病。
3. 夢是想象與靈感素材的來源。
夢與現實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它可以讓你任意打開你的想象空間。在現實生活中,你的理性與下意識讓你在想象時有所局限。但是在夢中,潛意識或無意識作用于你,因此會給你很多現實生活中想也不曾想過的東西。比如我曾經夢見一個帶有翅膀的狼狗,它還帶著我飛向天空。這些想象可能會為你的工作或生活或其它帶去一些靈感,比如我的這個夢境被我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將這個夢境改編成一個奇幻故事。若不是這個夢,我大概很難有這樣的素材來源。
因此,每次和別人談及夢時,我開始鼓勵大家記錄自己的夢,尤其是那些奇特或反復出現的夢。相信我,有一天,它帶給你的啟示也許不僅僅是上述所講的,可能會更多。最終,它影響你的也許不僅是你夢境的走向,而是你未來生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