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的這本書,一直沒有時間總結一下這本書。全書以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會的大變革為背景,以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為主線,將那10年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在我們眼前。想了好久,從兩對相愛的人入手寫這篇讀后感。
1.少安與潤葉
少安低調能干,務實,而又自尊心極強。作為家中的長子,從小就肩負著比其他人更重的擔子,他也更加的懂得現實生活的規則。面對著潤葉熱烈的愛,少安認清現實,明白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斷的躲避著潤葉的愛,最后娶了秀蓮為妻。秀蓮是個純粹的人,認準了一個人,不管家業薄寡,義無反顧的就要嫁給他。最讓人心疼的是:結婚時候,少安要帶著秀蓮去做新衣服,秀蓮怎么也不肯,這在現代社會中是不可想象的。這樣的兩個人,可以白手起家,把生活過的紅紅火火。但是生活從不會讓人滿意,在即將熬出頭的時候,秀蓮最終扛不住了,永遠的離開了少安,雖然曾經共患難,但是沒有享受到苦盡甘來的喜悅。
潤葉美麗,善良,愛憎分明。可以不顧現實的差距而喜歡少安,但是最終為了二爸的前途在現實面前妥協了,嫁給了苦苦追求自己,但是自己卻不愛的向前。向前的性格老實,堅定不移。在追求心中女神的時候不管受了怎么樣的委屈,依然堅持著那一份愛,愿意為了潤葉犧牲自己,最終還是感動了女神,過的也是很幸福。
最后少安和潤葉沒有走到一起,穿雜在他們之間的愛情讓人感覺到是多么的真實,現實中不僅有愛情,更多的是生活。現實生活中一朋友就如少安一般,家庭貧困,但是低調能干,人窮志不短。因為現實的差距和女方父母的壓力,和談了5年的大學前女友分手了。前女友分手后,找了一個賢內助,白手起家,小兩口一起奮斗,現在事業也是風風火火。像極了這故事中的兩位,他把愛情給了她,把生活給了另外的她,人生的出場順序是如此的重要。
2.少平與曉霞
少平,無論是在飯都吃不飽的高中時代,還是在滿身礦泥的工人時期,他骨子里永遠充滿著高昂的斗志。物質世界的匱乏不僅沒有拘束他的思想,反而塑造了他精神世界的。面對羞辱,能夠忍辱負重;不公平時,他能挺身而出;面對看不起自己的人,能夠不計前嫌,予以幫助。物質層面的落后沒有讓他沉淪,他像保爾柯察金一般,鍛煉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曉霞也是因此而和他志同道合,但是命運就是這么的不遂人愿,他們的愛情最終結局是讓我不能承受的。面對金秀的表白,用心愛過的少平再也承受不起那份愛。也許當你用心去愛過一個人,失去之后很難再對其他人動心了,他的心中可能永遠有一塊地方是留給曉霞的。最后責任感驅使,他回到了惠英母子身邊。
從小生活在都市中,沒有感受到生活的艱辛,但是從小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熏陶的曉霞,并不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姐模樣。她善良,勇敢,天真爛漫,沒有因為少平滿身的礦泥而嫌棄,反而為自己所愛的人感到驕傲。寧愿犧牲自己去追逐心中的善良,是一位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人。
曾經因為曉霞的死而對作者咬牙切齒,最后發現如果他們在一起了,那還是我們平凡人的世界嗎?平凡的世界總會有缺憾。正是這份缺憾,才會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生;才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這才是平凡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