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印度電影的譯名真的太對不起內容了。尤其是阿米爾汗的電影,每一部的譯名都讓人提不起看的欲望。要不是火車上特別無聊,我也不會打開這個聽起來就很逗比的《我滴個神啊》。
超美女主鎮樓~
感覺這個電影不屬于一開始就很抓人的那種吧。一個外星人裸著降臨地球,唯一亮眼的是他脖子上帶的像星空一樣好看,一閃一閃的項鏈(回家的信號發送器),然后項鏈被路人莫名其妙搶了。之后突然切到了女主身上。然而導演完全不顧我心心念念男神,故意吊胃口(其實是鋪墊)了很多女主的故事。這會兒剛好火車到站我下車了,也就放下了。放下了,也沒有很想要再拿起來看。遂停了好幾天。
但很多好作品都是慢熱的。就像我初中最癡迷的古龍小說,每本書剛開始看百分之十都是不太勾人的,把它放在角落冷個十天半月,再拿起來常常就是一口氣讀完十分過癮。這個電影也是異曲同工。
確實如之前聽到的一樣,是個討論宗教問題的電影。關于我們該信什么神,以及宗教存在的意義。有笑有淚有思考有曲折的故事,好多次我都是一個人看還能笑得前仰后合,可真是功力深厚。
印度是一個宗教的國度,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宗教。影片很聰明的沒有去抨擊宗教,而是劍走偏鋒抨擊利用宗教的騙子,這點是很明智的。對于有信仰的人來說,任何對其宗教的冒犯都很招人反感,因為就像很少有人能同時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一樣,很少有人能同時深入了解多種宗教的真正奧義。大多數對于宗教的批判,對于宗教唯心主義的批判,都是以一個門外漢的角度。
其它宗教我不是很了解,我只能談談我略懂一二的佛教。我家人都信佛,這讓我從出生就似乎注定了信仰這個宗教了。剛開始我小時候,他們也喜歡奔波在各種廟宇之中,參拜和做義工,覺得能夠積累福報。這也是最受門外漢詬病的一點,就是燒香拜佛,吃素打坐,犧牲自己的時間在廟宇之中。有困難就去求菩薩,然后等著菩薩來幫自己。自己心思齷齪,卻祈求佛菩薩洗清自己的罪孽。不得不說,這種思想真的很愚蠢,門外漢批評的很對。可是如果把這種批判擴展到整個佛教去,認為佛教只是一個宣傳盲目崇拜的宗教,那佛教可就真的蒙受了不白之冤。偏偏這種愚蠢的人越來越多,不白之冤洗清之日也就越來越遙遙無期了。
我這二十多年的觀察經驗,可以看到信佛的人往往走上兩條路。
剛開始大家都是很狂熱的,癡迷于各種儀式,就像電影里面一樣,認為做齊全了那些儀式,就是信佛了。可一部分僅癡迷于儀式的人們,很快就會發現,佛不過是個符號,就像沒人見過鬼一樣,也沒人見過神。漸漸地,他們發現,神不能幫助自己升官發財,實現愿望,甚至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還會抱怨神為什么聽不到自己的祈禱。付出了那么多金錢時間,神為什么都不幫我呢。后面熱情冷淡,覺得也不過是一場騙局罷了,終于回歸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還有另一部分,可以說是幸運的人,他們獲得了一些指引,有幸窺到一些些佛教的真諦。之所以是一些些呢,是因為這個哲學體系實在強大,很難有人真是掌握吧。外人的誤解可能集中在把佛教太過宗教化了,在我眼里它其實是一個體系龐大的哲學,雖然也有廟宇神像那樣宗教感的東西,可他的哲學內核才是人應該重視和了解的。
以我粗淺的理解,在這個體系里有世界觀,也有價值觀。而且不僅僅止步于教人向善為止,它更注重對于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了這些思考,人就會活得很明白,而不再是得過且過了。他還有很強的療愈能力,使你在好事來臨的時候不過分狂喜,冷靜的想到能不能利用自己擁有的幫助別人;壞事來臨的時候也能更加淡定從容些,更快的愈合好傷口,重新獲得生活的力量。他主張和諧,從不愿因為信仰而產生矛盾沖突,比如吃素的信徒通常都知道不與吃肉的家人沖突而吃盤中的配菜。他總是充滿這樣的智慧和慈悲,充滿辯證的思考,越深入就會越覺得有意思。這可能就是很多哲學和物理教授會選擇出家的原因吧。
曾聽僧人們講過,佛教不是宗教,只是一種教育,他不教人崇拜。和其他我所知的宗教均不同,他不信仰萬能神,而是認為每個人本來都是佛,所有人明心見性后都能成佛。所謂佛,更像是導師和學長的概念,他懂很多你不懂的東西,愿意教你直到你和他一樣的明白。這大概是佛教令我覺得最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踽踽獨行,不必急于一時,而有生生世世。這么宏大的宇宙觀,也別有一番浪漫吧。
除了這些嚴肅的宗教思考,男主的愛情也是很美的~尤其是最后一點,PK要回自己的星球的時候,帶了許多錄有女主的聲音的磁帶和兩箱電池,就像小王子一樣要去宇宙間流浪了,帶著對女主的深深思念~最后離開的背影,簡直太浪漫了。
然而還沒等我感動完,才一年以后,男主就帶著外星人旅行團又回地球了!哈哈哈我也是醉了~只能說喜劇片的編劇就是好有愛呀~
最后po張男女神合照吧~也是好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