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這個概念,我這就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這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了一個概念。就是一個以人的感官去感官全世界,而另一個卻是急用物料的感官感官全世界。這就是有我之境和無我之間之間的區分。
而需要分析的兩首詩分別是。
用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分析的兩首詩詞是:
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作者: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我認為第一首詩以物觀物,是無人之境也。首先看它的視角,并沒有用第一人稱視角,并且沒有帶任何的感情色彩,只是描繪了一副,悠然的南山下圖罷了,途中有人,但是一并不是以人的感官來觀賞這幅圖畫的。
而第一個與第二個不同,而是以人觀物,有很多意像,就比如亂紅飛過秋千去,中的亂紅。這個意象代表了人的婉落花,并且這是一個女子的角色,約第一視角,看這個世界。所以說他是有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