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為期2個月的一場培訓——《客戶經理商機挖掘能力認證與營銷》今天終于開始了,培訓周期為3+2模式,三天理論培訓,兩天實戰演練,實際到達人數近三十人。今天是培訓的第一天,一切開展得比較順利,開場徐主任親自發言,強調此次培訓的重要性,明確嚴格的請假制度。高端的培訓老師控場能力和授課技巧非常到位,整天培訓下來,現場氛圍很好,員工參與度極高,培訓會后反響極好。這也是我們基層一線客戶經理參與的比較高端的一場培訓。
對于這場培訓,我投入了很大熱情,顛覆了我自己對培訓工作的態度,由原來的被動組織培訓到這次主動積極思考,創造性思維開展培訓。雖然之前我主動聯系人力部,申請相關費用,主動同分管領導及政企客戶主任積極溝通,但是在溝通過程中卻受某個干系人的不太積極主動配合的影響,給我的一股熱情潑了些涼水。
反思此次培訓存在的問題:
1、 培訓發起人非干系人。此次培訓的背景是:培訓主管通過報表發現本單位2017年一季度政企客戶收入和發展指標很不理想,由于省、市公司要求區分公司銷售客戶接觸面人數需達到55%,近半年期間本單位存在很多其他崗位新手轉崗到客戶經理崗位,員工崗位適應度不理想。鑒于以上現狀,培訓主管主動同政企客戶主管溝通,建議組織一場培訓。
2、 直接干系人——政企客戶部主任配合積極性不高。整個培訓均由培訓主管推動,政企客戶主管對此次培訓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他在組織和通知員工等工作環節做得不太到位,僅僅由培訓主管通知每位學員,無法保證學員知曉率和參與主動性;
3、 課堂上學員時而有短暫離場。由于工作性質決定,客戶經理在培訓過程中,時而有人出去接聽電話,時而去完成短暫工作后再回到培訓現場。
為了以后培訓規避以上情況發生需做好以下幾點:
1、 花心思做好培訓氛圍的營造,同時做好干系人培訓營銷工作。培訓前,只給相關主管及干系人提供可以幫助其提升員工業務技能,幫助該部門提高指標完成情況的途徑,由相關主管自發決定是否開展某項培訓。培訓不是做事,而是做人,一定要讓干系人及員工明白,培訓是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幫助他們更好完成各項關鍵任務,提高員工本人的月度績效。而不能讓員工認為培訓就是工作任務,是壓力。
2、 跟兄弟單位合辦培訓。此次培訓費用花費8萬多,分攤到每位員工金額較高,以后可以跟其他兄弟單位合辦此類培訓,一是可以擴大參加人數,節省人均培訓費用,資源利用最大化;二是提供一個兄弟單位同崗位人員一起交流溝通的機會,相互進行經驗分享。
3、 培訓需脫產安排在外地。為了員工安心培訓,需全脫產,避免員工中途處理工作事項影響培訓效果。
繼續跟蹤觀察后續4天培訓情況,及時總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