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南京玄武分舵舉辦了轉正儀式和8月份的拆書課,活動總體反響良好,達到預計目標,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作為舵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咱們是公益組織,各位長老都是義務在做事,已經很努力很辛苦,我該怎么樣才能讓南京分舵做的更好呢?
《超級問題解決術》里的兩個字,讓我眼前一亮,計上心來。那就是:“如何”。于是,定下了作戰方針:
通過帶拆關于使用“如何”句式的片段,來回顧和聯系我關心的主題——如何讓南京分舵的活動組織的更好?
一、循循善誘引思考
如果你又遲到了,你的上司可能會有以下三句話要問你,體會下你聽到每句話時的感受?
1、為什么遲到了?
2、怎么又遲到啦?
3、發生了什么事?
伙伴們代表性的反饋如下:
第一種問法:被質問,很抵觸,想找借口搪塞;
第二種問法:被指責,有明顯的上下級關系,擔心要被追求責任;
第三種問法:感覺是在關注事情本身,還有被關心的可能。
伙伴們的反饋基本在我意料之中,于是我滿懷欣喜的開始獻寶:看起來,大家都體會到了同一件事,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的不同效果,也許,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就是那個在發問的人,那么我們可以用什么更好的方式去表達嗎?很簡單,《超級問題解決術》給我們帶來兩個字。下面請大家閱讀片段。
(看到大家的反饋,我心里暗想:果然,我就知道不能做一個嚴肅的復盤會。)
二、趁機獻寶帶入坑
在選擇的這個片段中,第一段中的“設計性思維”直接被我去掉了,第二段中的“設計性思維”被我換成了“解決問題”。并且還做了一個簡短的“如何選片段”的示范:要精挑細選,還要精心編排,把可能會干擾學習者注意力、并且又沒什么用的內容去掉。
I部分的講解如下: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片段,作者教了我們把復雜問題簡單有效表達的妙招,就是使用“如何”的句式。
為什么要使用這種句式呢?因為以“如何開頭的表述”通過以下兩種絕妙的方式釋放了我們的思維:
1、我們開始思考未來。我們不是在思考哪里出錯了,而是問自己可以做什么;
2、我們不是在考慮一個無法處理的問題,而是在考慮多種解決方案。
如果不用這種句式,而是用比如“為什么?怎么?”之類的句式,會有什么后果呢?相信大家剛才都體驗到了。
具體如何使用呢?注意一點就可以:不能把問題定義為有疏漏要改善,而要定義為有目標要實現。為了讓大家掌握這種方法,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練習:
請將剛才我們遲到的問題,轉換為“如何”句式。
非常巧,有一句“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遲到這個問題”,正好對應了什么是“有疏漏要避免”。經過對這句話的分析和感受,伙伴們的理解加深了。
三、挖個坑讓你寄(自)幾(己)感受一下
其中一位伙伴的轉換結果如下:
1.如何提供更好的方法來提高團隊合作效果?
2.如何選擇更順暢的路或交通方式呢?(如何陪孩子度過這難得的親子時間?)
3.如何明晰公司發展道路
4.如何提升客戶偏好與產品信息凝結度
5.如何讓城市更文明
6.如何讓兩家機構求同存異,共贏發展
7.如何引導年輕人去玩兒別的呢?
并且,幾位伙伴轉換出來的句子都不一樣。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啦?既然針對同一個句子,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想法和解決思路,那么針對同一件事呢?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獨特和有價值的思路!
四、誘敵進入包圍圈
抓住機會切入重點:27號的活動,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獲了很多以前我們沒想到的、沒顧到的問題和經驗,我們曾經在心里、群里或者口頭上零散的表達過,如果,我們用今天學習的新的句式,我們可以有哪些要表達的呢?
十分鐘后,收到了很多很棒的反饋:
財務長老、教育長老、三位組織長老,都提出了很多“如何...”,在此基礎上,我再次進行一個引導:現在我們試著對一個“如何”的句子再繼續發問,直到出現我們可執行的行動方案。
舉個例子:如何選定片段貼近主體的需求?繼續發問:如何了解主體的需求——如何了解主體——如何收集主體的信息——如何匯總主體的信息——如何使用金數據、問卷星之類的調查軟件——如何快速調取主體信息——如何建立分舵檔案庫——如何設計每個伙伴的檔案清單。
經過這樣的十問,我們有了兩個明確的行動方案:一是現在就建立、補充伙伴的檔案;二是針對新伙伴進行軟件調研和微信、電話、現場溝通,收集信息。
五、趁熱打鐵留作業
咳咳,考慮到時間的關系,留個作業給大家繼續完成:把沒有問到底的句式繼續問到有執行方案為止,并且分享你的執行方案,時間很緊,只有一天哦。
留下作業的時候,有伙伴發出了哀嚎:早知道要這樣,我剛才就少列幾句啦...嘿嘿,怪我咯...就是希望列的越多越好呢,這樣才能出更多的改進方案呀。得意的我,忍不住要得瑟一下,就分享一點點大家的成果吧:
以上,就是《超級問題解決術》幫我解決的一件大事啦。伙伴們根據自己列出的“如何”句子,分工進行梳理,制定1.01版本的南京分舵自己的活動SOP,并且是自發自愿,沒有任何情緒的呢,作戰計劃圓滿成功,這本書呢,我也要好好收著,下次再遇到問題時,就可以翻翻翻、用用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