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我想媽媽了

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竹色寒清簟換成了一張張柔軟溫馨的床單時,我就會想念我的媽媽。

從讀書離開母親后,工作一直在異鄉。盡管偶爾也能與媽媽相聚一段時間,但終究還是聚少離多。遇上天氣寒涼的時候,份外想念起母親,想念從前那些在家里的日子,每一年氣溫變化的時候,母親的那一句句噓寒問暖,還有從衣柜里幫我們翻找出來的時令秋冬裝。這樣的記憶里,盛滿了細膩溫情的母愛。


自小我就特別怕冷,當小伙伴們穿二件衣服的時候,我基本上要三件的。別人穿二件毛線的時候,我肯定是三件毛線的,甚至更多。母親對于我怕冷的體質也是特別地嬌寵著,從沒說起讓我要多鍛煉,只是用盡一個母親對孩子無限的疼愛,一個勁地幫我添衣,永遠聽不見她的任何埋怨和責怪。

或許體質也是寵出來的,就這樣我對嚴寒的抵抗能力日愈減弱,這也是后來我選擇到了南國城市的緣由之一了吧。記憶里兒時的冬天似乎特別的天寒地凍,不似如今的冬天來得這樣的溫和熱情。那時候的風特別凜冽,刮在臉上真正像刀割一般的疼,手上和腳上裂開血口子是常有的事,那時候我們涂抹的都是蛤殼油。有些離學校遠一些的同學們,每天步行將近一小時的他們,幼小的臉上常常是凍得青紫色一團,待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臉上還能看到絳紅色一塊的印跡。

有一年的冬天,氣溫驟降,學校里很多同學頓時提著火爐來上學。那時候的火爐是用幾塊木炭架起來的一個爐子,外面是竹編的提藍。遇上大雨天,雨鞋有時候破漏了,雙腳和襪子就會濕透,這個時候,上課的時候把腳放上去烤一烤,頓時感覺到溫暖遍及全身。還記得教室窗框里的玻璃總會被人打破,時不時就會用白色的塑膠薄膜訂在上面。看著窗戶上那被寒風吹得噼噼啪啪響的塑料薄膜,心里想著一直不要下課才好。

記得最早的冬天里,除了那種厚重的大棉衣,再沒有其他什么御寒外套。后來就開始有了滑雪衫,一種尼龍棉外套。那時候媽媽就幫我和姐姐各買了一件,滑雪衫穿在身上,輕薄了很多,也感覺時尚了不少,比起厚厚的大棉衣,哪個更暖和些,作為孩子的我們那時其實并不在意。

如今,進入11月的南方才剛剛開始穿上外套,經歷了大半年夏天的我卻已經感受到了寒氣逼人,鋪開床單,翻開衣柜的一瞬間,我又再想著遠方的媽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