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月能賺多少?”
“我上課也賣課,提成的話一個月2000到3000吧,我還在圖書館兼職,一個月1300,如果成績能達到前三名,還能拿到獎學金”
“讀幾年級?”
“大二”
“大二就這么拼呀”
“我想攢錢自己出國留學”
“要攢多少?”
“三十萬”
“那你一個月能攢多少?”
“二千多”
“那就是說你畢業(yè)以后還得打工,畢業(yè)后想干什么?”
“······上班”
“好,按照你們師大本科畢業(yè)生的平均工資水平,你最多不超過四千,到那時,你最多能攢三千多,那也得攢十年以上,是不是?”
“·········”
“你省吃儉用十年就是為了十年之后繼續(xù)做個窮學生嗎?”
“·········”
“你出國留學畢業(yè)后回來想干什么?”
“····我·····”
“不知道是不是?看來你還沒想清楚”
“我想出人頭地,過好日子”
“那你想過,你努力十年出國留學以后回來了能過上所謂的好日子嗎?”
“··········”
“小姑娘,我手下的銷售半年就能賺三十萬。賺錢靠的是腦子,腦子。”
上面這段對話是《都挺好》熱劇中,小蘇明玉與蒙總的對白,我相信它觸動了很多人。上名牌大學、出國留學就能出人頭地、就是有出息,這是父輩們一直灌輸給我們的觀念。我們大多數(shù)人可能也從未對此質(zhì)疑過。我們總是依耐著重點高中、名牌大學等外界的名氣來推銷自己,認為從這些地方出來是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卻很少想到,成功的結(jié)果不取決于外界,而取決于我們自己。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知限制了我們的思路,它像一只無形的手,操控著我們的思想,影響著我們的決策。我經(jīng)常聽婆婆說,“女人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嫁個好老公”,“女人賺再多錢有什么用,家庭都打理不好”,“女人就應該做好家里事,好好照顧好老公孩子,比一切都強”·····
·每次聽她這樣說,我都感到既氣憤又無奈。我想改變她們的想法,但這種觀念對她們來說已經(jīng)太深了,這是她們那一代人普遍認為的真理。日本直到現(xiàn)在,仍有很多女性仍然在懷孕后選擇辭職在家做家庭主婦,以撫養(yǎng)孩子、照顧丈夫為主。
但幸好,我的女性同學和朋友們不再這么認為,他們即使懷孕了也沒有辭去工作,除了產(chǎn)假外還是堅持挺著肚子照常上班。即使在哺乳期,再忙再累也不愿辭去工作。我們不再認為男人賺錢養(yǎng)家是可靠的,不再認為自己就該在家做家庭主婦。沒錢就會沒有安全感,更沒有底氣。我們?yōu)槭裁聪矚g蘇明玉?因為她掌握了自己的生活,她活出了底氣,她就是她自己而不是某個人的依附品。在我們80/90后的女性眼中,她就是我們想要活出的樣子。
前幾天,我看到一則熱搜話題“女性買房猛增”。根據(jù)調(diào)查報告,2018年女性購房者比例整體達到了46.7%,與男性購房者比例幾乎逼平,且其中大多數(shù)是30歲以上的單身女性。他們用自己的實力告訴整個社會,不只是男人才會賺錢,女人不一定要依附男人才能過得很好。
一個觀念的轉(zhuǎn)變,改變了蘇明玉的一生,也改變了女性群體的一生。我們不再想著去做男人的依附品,不再想著只有上211/985大學才能有出息,我們不再受傳統(tǒng)觀念的操控,我們只想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