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梁姐姐朋友圈分享的小視頻,聽到那響起的旋律,我的心,被勾走了。
是的,就是它,《悲慘世界》的插曲。先附上鏈接,好的音樂分享才更棒!
分享Aaron Tveit的單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剛剛在圖書館復習的時候,想起來今天還沒有完成每日寫作任務,就突然的,不知道自己要寫些什么了!在休息之余拿起了手機,刷了刷朋友圈。
看到姐姐們分享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小視頻,內心瞬間被那場景所震撼,心跳似乎錯了拍。為何會這么震驚,除了羨慕他們可以看到如此優秀的音樂劇,更重要的是悲慘世界這部劇曾經在我內心留有深刻印象。
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那一年剛好是我們音樂學院大四表演班實習生的音樂劇匯報演出,而演出節目正是這部享譽世界的經典名著《悲慘世界》。
當年那壯觀的現象我不知該如何描述,只記得當時音樂廳的走廊過道站的都是滿滿的人,這部音樂劇感動無數師生。因為版權問題,讓這場演出沒留下一些影片,也成了有史以來的“絕版”,由那一屆學長學姐們所表演的音樂劇,就只有那一次演出,沒有錄像,沒有照片,只有幾個月的辛勤排練,和當年有幸觀看過這場演出的人們的回憶。
如果說與專業音樂劇演員相比,他們的表演自然還差許多。可是,僅有幾個月的排練,就可以達到超級棒的效果,也是不容易的。他們每一個人的表演,會讓你不自覺的置身其中。感動,激動各種復雜的心情交織。
觀看時,心中明白,這將是最后一次演出。所以格外珍惜和認真。那時候還小,《悲慘世界》的書,讀起來并不是很能理解。或許這就是名著之所以能成為名著的原因吧——你永遠不要妄想可以一遍就讀懂名著。在我看來,這也是人應該具備一種態度,即敬畏心!
后來,上了大學有時間了,看了好幾遍《悲慘世界》的電影,只能說,我不能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內涵,就是覺得那些人的生活環境挺糟糕,還有對奴隸的那種不公,他們內心的一些活動。很有觸動,可是并不深刻。
還忘了說,自己的一點小反思: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和我們的古典音樂一樣經久不衰,我想大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它自身的內涵。就像剛剛聽到《悲慘世界》中的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旋律響起的一瞬間,他們的每一句,都讓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所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只是單單的音樂,便可以加深對作品的感受,幫助我更好的理解這部文學作品。真的很佩服可以寫出這樣優秀作品的雨果先生。
音樂劇與單純的文學作品又不同,好的表演可以讓你感受到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通過語言,音樂的渲染,讓整個情景更加富有張力與色彩。而文學作品,只能是文字敘述用大腦對場景進行補充與想象。各有不同,但個人更偏愛把東西說出來,表達出來!當然,好的作品表達,還需要足夠優秀的專業,已經豐富的理解,和無數次的排練。
就像前兩天琳琳老師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小二黑結婚》,我隔著微信群發的視頻都能感受到那優秀的表演。這真的是親身體驗。或許現場表演,總要比冰冷的機器表演來的更真實,更有情感和氛圍。
今天看到學姐他們分享的小視頻,心中又掀起波瀾。腦海里閃現出叔叔給我說的話,到了北京這個地方,有我看不完的優秀的音樂會,數不盡的資源,看不完的書……
沉寂的心,又活了起來。
正如今天的題目,美好的事物,總是需要你通過努力而爭取!就像,那一年大四的學長學姐,用幾個月的汗水,排練出那么優秀的音樂劇,打開了從小城市未曾接觸過音樂劇的我的視野,讓我更加崇拜音樂的魅力,更加堅定的去走自己選擇的這一條路。
所以真的很好,或許你的努力,在不經意間也會影響著另外的一些人。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總有一天,你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