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來老師引用的《Beyond Feelings》一書里,講到人大抵要經歷的四階段。
一直停留二三階段的話,早期的“被壓抑”最終可能形成日后的“報復式行為”。
瞬間想起了很多劇里面的場景,小時候小A經常被別人欺負,他發奮努力長大后也確實成為了上流社會一族。可是,他的做法是恃強凌弱,找人麻煩。我想,也許就是壓抑轉為報復。
可是,這樣的做法,跟小時候欺負自己的人有什么樣的分別呢?你的初心在哪里?
有人說:“我長大后不要成為這樣的父母,天天逼孩子學他不喜歡的。”
也有人說:“我以后當老師的話,才不會把課講的這么枯燥。我要讓他們覺得我的課,又有趣又學到知識。”
還有人說:“我要是做高管了,一定會體恤下屬。才不會拼命壓榨員工,給自己干活呢。”
可是,多年后再看,自己正一步步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只需要問一句,你的初心是什么?接著,就是行動了。為了你的初心,你可以做的是什么?
笑來老師文章里有提到共贏,我覺得這是解決問題很好的方法之一。
也許身為家長/老師/高管,有些事我們也不得已。可是,我們至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對方,想想對方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結合自己想要的,有時候可能還涉及上級指令或者其它因素等等,一起來看看是否有共贏方案。
當我們在這么思考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有所領悟,這比單純的重復前人的方法處理問題要好多了。
當然,這同時也會難很多。可是,如果我努力一點,和我同樣想法的人也努力一點,更多的人也努力一點。為了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我們都努力一點,更努力一點,這真的是讓人感覺很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