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公號開通原創,很開心。
今早和圈里朋友還在相互鼓勵,祝彼此早拿原創。沒想到,說來就來了。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除了休假的兩天,基本上也做到了日更。回想一下過程,還真是有點辛苦。
2
開公號的初衷,是想給自己建立一個平臺,實現用文字表達自己,分享生活感悟的愿望。就像給自己建造一個心靈的小屋,精神的家園。
因此,我在發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就和朋友說,我會不定期(不是每天)發一些記錄生活的文字,與大家共享。
當時的想法就是,跟著自己的感覺,和自己的節奏,寫一些自己想寫的東西。輕松自在,沒有壓力。
被逼迫著做事,總會讓你本喜歡的事變了味道,快感和樂趣大大降低。
后來和圈里的朋友交流才知道,公號有原創保護。這樣自己的原創文章就有了版權,還可以開通留言贊賞等其他功能。
可是原創的標識不是你開通公號就隨便給的,要有一定的標準。其中之一就是要做到保持高頻率的更新。如果想快點拿到原創,就要日更,也就是每天推送新的文章。
每天更新?哪里會天天都有素材和靈感?哪里可能天天都有時間寫?對于一個剛開始用公號,且圖文編輯還不熟練的我來說,的確是挑戰。
可是看著圈里小伙伴們一個個拿到原創,我的心里有點癢癢的。她們能做到的,為什么我不能?
雖然我并不急于拿到原創,也沒有特別的企圖心,只因為喜歡才做公眾號。但是別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試試。不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嗎?
“挑戰一下自己,看看我到底行不行?”,心里對自己這樣說。好久不見的斗志好像又被激發起來。
就這樣,從第一篇開始,堅持日更。
3
剛開始還是有很多要寫的東西.。早前積累了一些素材,因此也寫的比較順手。不過花很多時間排版,修改,所以一天下來,寫文花不多少時間,編輯發文很慢,也很累。
漸漸地,編輯圖文熟練了。可是文章的內容又出了問題。想寫的內容比較多,行文較長,時間有限,寫起來很耗時,一天根本寫不完。寫的太短,又不足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做了拆分,分成一二三上中下,分幾次發完。
文章風格也要切換。一種風格不變,讀者有疲勞,也很難寫出新意。于是,一個話題寫累了,就換點輕松的話題。字少一點,圖多一點,只要保證圖文是我的原創。慶幸自己之前有一些繪畫的積累,這也給我寫其他文章多些思考和整理的時間。
寫到后來,就遇到了所有寫作者的普遍問題:今天該寫啥?
題材庫存不足。
有幾天的確寫到頭痛。因為日更的壓力,或者題材并沒有清晰的思路,寫著寫著不順利了,停在那里。然后我就去做別的事情,換換頭腦。
更新半個月后,正好兒子考完期末試。于是帶兒子去休假,也算是緩解一下身心的疲勞。
回來后,我稍微放慢了節奏。孩子放假了,工作上的事情也多了起來,我必須要把該做的主業先做完。這樣我每天寫文的時間只能是零碎的陪孩子的時間或者是晚上孩子睡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寫文的時間少了,反倒給大腦放松了。焦慮緊張的情緒放下來,有些時間可以用來思考。這樣雖然寫的時間短了,但效率高了。最近的幾篇文章都沒有花多少時間,也就是晚上1-2個小時的零碎時間。
有一篇《寓教于“聊”》就是在泳池邊完成的。本來是頭一天晚上記的育兒札記,改一改寫出一篇公號文。發出來效果還不錯,簡書的《婚姻育兒》專題也收錄了。
另一篇《心若年輕,歲月不老》是一條微信引發的思考。之前也有想過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下筆。那天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思路一下子就有了。回來后,很短的時間就成文了。這篇文章也被簡書專題《想法》收錄。
4
寫過21天,寫文成了一件每天必做的事情,成為一種習慣。雖然最近一周特別忙,用于更新文章的時間很少,但狀態卻越來越輕松,好像回到了某段時間,那種靈光經常閃現的時候。
其實,這才是我最想要的狀態。不被外在驅趕,只為內心驅動。
只要用心發現,認真思考,總是有可以寫的話題。
現在我并不刻意去想或準備明天的選題,在下筆前也不確切地知道今天一定會寫什么。不過,在已經養成的寫作習慣里,好像每天要吃飯一樣,總會在不經意間想到什么。
之前的學習和生活經歷,思想和理念的積累與沉淀,足以支撐我繼續寫下去。即使不能日更,但出來的文章,希望更有品質。
當然,繼續學習,讀書,經歷,積累,沉淀,是必須的。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一切來源與生活,和自己對于生活的觀察與領悟。
拿到原創,本在意料之中。對我來說,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并不會有太多欣喜。我更開心的是,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挑戰了一下自己,而通過努力順利達成了。這種戰勝和超越的自我的成就感,才是讓我有點自豪的。
這也讓我再次看到了堅持的力量。一次小小的嘗試,再次印證了,凡事你只要目標明確,堅定地堅持走下去,總會有所成就。
每次小小的進步,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達成更大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在堅持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通過成功,堅定對自己的信心;同時你會發現一個更好的,更有力量的自己。
沒有開通微信公眾號前,我也嘗試過投簡書幾篇文章,幾乎都被拒絕。而現在,當我緩過神來,把發在公號的文章整理到簡書上發出去,竟然很容易就通過了。
今天除了原創開通,公號文《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還上了簡書《首頁投稿》,同時也被《婚姻育兒》收錄。
好像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希望的大門一個個打開了。
我相信,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