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母親節,天下之母,盡不相同,而更多不同,還在平日。
? ? ? ? 官宦人家 ,富貴豪門,母親是坐在沙發正中間,是被恭維的。
? ? ? ? 幾代人乃至巴結子女們的有求者或感恩者,都圍著搶著說話,無論多么平淡的一句話,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呼應。床腳或茶幾上,擺放著一大摞未署名的紅包,剛等客人出門,孫兒們就清點悉數管理,數額較大的,需要留有痕跡,還需明白其中用意。門口堆滿的齊刷刷的高檔補品,老奶奶一句話:“你們起身都拿些回去,放這里都糟蹋,都是人家貴愣愣買的”。
? ? ? ? 早晚,倘若出外溜達,母親是穿著唐裝或休閑服的,有人陪同的。
? ? ? ? 盡管一根龍頭拐杖不離手,但旁邊總有個貓著腰的家政婦或非親年輕小伙走路各躥躥的緊跟著。而子女們,大都隨后,領著領帶,胳膊上達著根本不穿的衣服。
? ? ? ? 達官貴人,富貴人家,母親死的都是風光的。
? ? ? 有朝一日,母親駕鶴歸天,達官貴人,競相奔喪,雖免禮事三日,但鼓囊囊的紅包,都給了子女的父親。就連乞丐也跟著沾光,獲取比往日多很多的賞賜,都在托母親的福。
? ? ? ? ……
? ? ? ? 但是,倘若子女個個農事不佳,日子辛寒,或生意蕭條慘敗,或疾病纏身,或子懦媳惡,母親又豈能坐享清福?
? ? ? ? 雖年老體邁,躬親耕作,粗布爛衣,省吃節用。平日里所攢的高齡補貼和養老保險,不是偷得給了懦弱子女供孩子上學,就是正月拜年,啟發了孫兒孫女。
? ? ? 有時,母親患病不言,以苦硬扛,甚至服毒自殺,也不拖累子女。更有子女從惡或服法者,死不瞑目。
? ? ? ? 我非達官,亦非豪門,不務農桑,僅為普通工薪。論盡孝道之責,老不能守!
? ? ? ? 兩代人幾十年,風風雨雨,父母半生饑寒,心身勞累,怎耐子女們都懦弱不爭,自顧不暇,未能盡好養老之責,更無孝道之說!
? ? ? ? 高齡補貼,養老保險,醫療保障……國家政策,大愛無邊。老人物質之需,國家供給足也。唯有三事,需后人不可推也:一則生瘡害病,須悉心照顧;二則逢遇急躁,須耐心寬慰;三則自有愁苦,不可告母。
? ? ? ? 半生無為,小有收獲,仍托父母之福!
? ? ? ? 唯企盼有二:一則,盼老母徹底放下心來,少為或不為子女勞心勞力,保護康體;二則,盼弟兄姐妹乃至孫輩,理解為老之苦,積極向上,讓母親少一分牽心,多一份安寧。
? ? ? ? 在母親節,我只能對母親說,人憑運起,母隨子貴,我活的太差勁,幾盡失孝道,力不存心………………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