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開篇寫作者在上課時布置的作業:如何用 5 dollar的成本去掙錢?
學生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表現優秀的學生利用自己的insight去發現人們在生活中的需求,從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來掙錢,比如在需要排位的餐廳提前排位來買這個位置,在這一過程中利用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發現可改進的地方并不斷的優化,女生適合交易,男生就去排隊等等;還有在學校里免費檢查自行車胎壓力,提供有償打氣服務。
表現一般的同學思維方式和大多數人一樣,擺一個小攤或者洗車之類的普通工作掙錢,結果可想而知。
最失敗的則是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的同學,在陣雨的時候去賣傘,以為滿足了需求,其實根本就沒做好調研工作。
在此之后,作者進一步發揮:如何利用是個曲別針去產生價值?
同學們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定義曲別針的意義,如定義成一種新的貨幣來收藏,把曲別針串在一起打破世界紀錄,把曲別針當作開鎖工具,甚至根本不考慮曲別針,而是把自己當作商品來掙錢。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發現機會,挑戰傳統的假設,從而制造價值。
從這些事情上作者體會到:
1.機會到處都是,只要你能發現困難并想到解決的辦法。問題越大機會就越大。
2.將問題看作是機遇,找到創造性的方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實現目標。
3.take a step back and look at the problem more broadly.
T型人才:在某一領域有足夠的深度的同時在創新和企業家領導方面有足夠的寬度使其能夠與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高效工作。
企業家的心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包括從領導能力、團隊建設到談判、創新和決策等方面。
本書的主要內容基于作者在斯坦福課堂教學和之前作為科學家、企業家、管理顧問、教育家、作家的經歷;此外也從其他企業家、發明家、藝術家、學者那里吸收了不少的經驗和故事。
這本書所講的很多內容和傳統課程里所講的完全不同。實際上,社會和學校通常來說就是完全不同的。
處理現實世界的挑戰是極度困難的,但只要運用正確的工具和心智也是可以實現的。
校園注重競爭,社會中注重合作共贏。社會是一個開卷考試,考察你如何處理工作、家庭、朋友的問題,只是很多問題都有很多答案,這些答案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是正確的。就算失敗了,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失敗也是人生學習過程的重要部分。生活避免不了錯誤的開始和跌跌撞撞,就像進化一樣,都是反復實驗的過程。成功的關鍵是從中吸取教訓并在下一次改正。
不用一開始就是正確的,生活給了我們很多機會試錯、整合新的技能。
## Chapter 2
生活中隨處都是困難,而我們通常被告知困難是用來避免avoid或者抱怨complain,而不是用來embrace的。
我們可以每天都能挑戰自己,因為我們能選擇看待世界的角度lenses。
我們面對的困難越多,我們就能越擅長越有信心去解決困難。
態度決定一切。真正的創新者直面困難并改變傳統的假設。
成為企業家就是要持續不斷的面對大問題并找到創造性的方法來tame them。
解決大問題的第一步是發現問題(identify)
指出問題:大部分人都習慣于自己所處的problems當中,并且無法想象徹底的解決方法。(problem blindness)
舉例說明:自身經歷、atm的誕生、balloon angioplasty。
指出方法:發現需求的關鍵在于識別和填補gaps。通過觀察和傾聽等方式,使用者的想法和行為與制作者的想法的差別,去找到人們在生活中使用產品、服務等行為時等gaps。舉例:尿布的使用者和制造者對尿布的觀點不同。
進一步闡述:clearly identify every assumption。這是最難的部分,因為有時這些assumption完整的嵌入在我們的世界觀里以至于我們很難發現。因此,需要通過練習來改善。
一碗雞湯:敢于挑戰和改變,不斷跳出舒適區,很多人其實是被很小的挑戰所嚇倒的。
問題很豐富,等待著我們去找到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這就要求我們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團隊合作、執行能力、愿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后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但是,首先需要自信的態度,認為這個問題能夠被解決。
##Chapter 3
社會中存在各種規則,這些規則(rules&norms)讓我們的世界更加有組織,可預測,保護我們不受傷害。
但是,什么時候規則僅僅是個建議?什么時候建議又變成了規則呢?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規則之下,我們甚至為自己創造規則,設定我們能做什么,而這些反而比社會規則對我們的限制更大。
我們用自己的職業、收入、居住地、受的教育來定義自己,每個定義都把自己鎖進了一個特定的關于我們是誰、能做什么的假設中。
我們總是用自己創造的規矩畫地為牢,把自己鎖在一個特定的角色里,而失去了其他的無限可能。
那么如果挑戰一下潛在的可能會怎么樣呢?
設立一個大的目標,解決大問題。因為,解決大問題,可以有很多路走,你會分配更多的資源,而解決小問題,你往往只有一條路,而且容易走錯。
如何打破常規的做法呢?舉個例子:想出兩個方案,最好的和最壞的。然后放棄最好的,將最壞的方案變好。
一個剛開始看起來很差勁的主意,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可以成為一個好主意。
所以頭腦風暴的一個原則就是在其他人的主意上進行拓展延伸。
這樣的好處是大家一起參與并見證了這個主意的出現,所以在執行的時候,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
規則是給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人制定的。因此,知道不能做的有哪些即可,剩下的自由發揮。
同時,也要學會質疑規則,并敢于去打破規則。
觀察形勢,發現問題(即improvement),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主動參與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也不是等著別人主動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