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說,朗讀者與詩詞大會是有一定差距的,其實,兩檔節目同屬文化類節目,都需要靜下心來觀賞。放一起比沒什么意義。如果非要比個高低,在我看來,詩詞大會與朗讀者相比才略顯遜色。朗讀者,更加重視個人成長、情感體驗,它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這些有價值的東西,才最應該值得大家去學習,可見意義之重大。這也是為什么朗讀者的反響蓋過了詩詞大會。
談到兩檔節目,接下來咱們就不得不提這個人了。
談起董卿這個名字,如今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對于一年火三次的她,即使在退回去幾年,也是一樣被人熟知。而春晚上的那個她,是她給我們的最初的模樣。
隨著,詩詞大會的熱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不一樣的董卿,她端莊大氣,滿腹經綸。讓人由衷的敬佩,并心生感嘆,原來董卿還有這樣才氣的一面!
接著,一檔新的文化節目朗讀者一經推出,再次將董卿推向了浪潮的最頂端。這對董卿來講無疑一次重大的考驗。身兼制作人的她,頂著巨大壓力,千錘百煉,為我們觀眾完美的呈現著最精彩的內容。
實話說,以前并沒有感覺到她的特別之處,網上關于她的各種各樣的評價,是好是壞,到底與我何干?吸引我的是朗讀者這檔節目而已!當然也是從這檔節目,才升華了董卿在我心中的樣子。反過來,也是董卿,才讓我們遇見那么多的感動以及不為人知的故事。尤其對于我們這些熱愛文字的人來講,非常感謝她可以把文字這件事做得那么有意義。我愿意做她的粉絲。
截至到現在,朗讀者已播出了兩期,我們遇見了翻譯家許淵沖老人,世界小姐張梓琳;我們還遇見了童話大王鄭淵潔,配音大師喬榛老師等。當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聆聽,它們如一股清流流入身體的每個角落,暖暖的,回味無窮。
前兩期的內容,我的內心都有很大的觸動,有感而發并持續輸出了相關的文章。同時我更希望,通過我自己的文字,把好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作為我人生很寶貴的財富。唯有植入心底,才可長久保存。我愿意這樣做。
有時候,單憑從電視上,我們不足以了解他們,唯有走到現場,感受到他們沒經過任何修飾過的聲音,或許那才是最真實的。
跟隨我內心的聲音,我一定要去一次現場看看這個不一樣的董卿和這些朗讀者們。
02
終于從一個朋友那弄到了一張入場票,有幸參與其中一期的錄制。非常感謝這位朋友,讓我有機會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文化節目。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并且在那么美的劇院里,很激動,又滿懷期待。
對于我來說,這仿佛一場與文字的約會,我會精心打理自己,帶著十分的熱情。盡管趕了很長時間的路程,但欣喜占據心底,已無更多的空間留給疲憊了。
記得那天上午,我很早就抵達了五維鳳凰演播廳。演播廳不大不小,應該能容納500人,舞臺精致,一架黑色的鋼琴在舞臺邊上陳列著。最頂端懸掛著百余盞燈光相互交錯,黑色的幕布上鑲著密集而閃亮的星星。弧形座位整齊排列,上下兩層!觀眾有序入場,大都面帶笑容。
我坐在舞臺的最左側,如同大多數人一樣,我只是一個遠道而來的普通觀眾而已。或許,大家都是帶著同樣的心情,不同的希望來到現場。只是,相互陌生罷了。
朗讀者的那個舞臺是有魔力的,聽周圍不止一個人說起,只要站上去,心立刻會加速跳動。再專業的演員也是一樣,緊張是在所難免的。相比朗讀者,那些觀眾們到更顯輕松,利用錄制空閑時間,自告奮勇,爭相去臺上朗讀。我很羨慕他們的勇氣與才華。
即便如此,我似乎并沒有那個渴望,我寧愿做一個旁觀者。任導演調戲,也無動于衷。當然,上臺的都是有顏值,對自己有極大自信的人。這兩點我好想都差點。
03
音樂響起,燈光鋪滿舞臺,字字如流水般從她的口中脫穎而出,陰陽頓挫,又是那么的恰到好處。第一次現場聽到董卿的聲音,有一種美感。說不出的舒服和真實感。周圍觀眾的目光全部落在她的身上,熱烈的掌聲響起,還有他們那一陣陣發自內心的呼喊聲。我知道這一刻都是大家期望的。
董卿出場,無疑是完美的,她的裝束大方簡單,她的步伐鎮定自如,就算在10米之外也一樣能感受到她平穩的呼吸聲。
節目,正如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樣,主持人出場,之后與嘉賓坐在一起聊天,然后開始朗讀。一切都那么有序的進行著,雖然錄制過程中偶爾會出現重錄或其它種種情況,辛苦而耗費時間。但想想觀眾的熱情期盼,所有的不順,都會變成一股無形的力量鼓舞著他們。我很敬佩這些電視工作者,雖然我不懂什么電視節目,但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說,我們看到的是美的,就夠了。我們應該尊重節目。
董卿說,她害怕觀眾等待,她覺得觀眾最辛苦,所以她換裝很麻利,從不拖拉。但那些不能預料的狀況總會不經意間出現,即便如此,她還會保持一顆初心,耐心的錄制,呈現給我們最美的一面。
那天,她不斷的抽出時間,跟現場觀眾互動,玩鬧。頓時感覺,她又是那么平凡,動情時,兩眼模糊,說到開心出,也大聲的笑。
周圍的人逐漸散去,他們還在持續不斷的錄制著,據說得錄到晚上11點多,一波又一波的觀眾更換著,可主持人永遠都是她一個人。以及那些工作者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