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又是一次大學的外出考察
還記得,還記得,第一次外出,那是大一的后半學期,懵懵懂懂的我們,帶著對外面新事物的好奇,于是開始了五天的行程之旅,那一次,我們選擇去了美麗的江南~無錫宜家——蘇州博物館——蘇州家具城——東陽木雕城——義務小商品市場。
兩年過的很快,這大三了,又是再一次外出,相隔著大一下學期去江西婺源的寫生,在那古樸的徽派建筑小鄉村里帶了八九天,幾乎天天下雨亦或是突然晴天突然下雨的那些日子,搬著小凳子去各個小巷子里坐著畫速寫,雖然覺得有點枯燥無味,但或許是一種新奇和堅持于是在那邊度過了大部分時光,閑暇之際結伴去山野間的小路轉悠轉悠,亦或是租一輛自行車在盤山公路上騎行,亦或是帶著包去野炊,還有就是去當地的寺廟里參拜,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一棵千年大樹,樹上掛滿了許許多多的紅色許愿輻條,我也入鄉隨俗,靜靜地許下了一個愿望,寄予著自己的美好心愿。
這些都是在婺源“理坑村”度過的一些日子,現在想來也是回憶感滿滿,上午可能是在外面搬著小板凳寫生,下午就烏云密布下雨了……很潮濕,四月的季節里彌漫著一股霉味,但同時也每天都嘗到了當地農家特色菜,純天然的原生原味,也是很nice的體驗。
回來的前一天,冒著大雨去景德鎮參觀,回來大雨滂沱山路漸漸被淹,山上泄洪,驚險的坐大巴回來了……看著下圖,你能想象如此窄的路面開著一輛雙層大巴嗎。馬路一側是山脈,另一側是湍急的水流,繞著盤山公路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真的是很考驗司機的車技啦……同時也是很特別的一份驚奇驚險的體驗。
那些年在婺源度過的日子,或許是到目前為止最難忘的日子。一直喜歡旅游,去不同的地方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底蘊、人文風情,去放空自己,跳出原有的生活環境,在新的氛圍下去發掘新的事物。在江西寫生給我的感覺是:隔空的環境似乎是世外桃源一樣,那里有寂靜的鄉村,綠油油的田野和云霧繚繞的山脈,有潺潺流淌的溪水和鳥語花香的天空,彌漫著一股清香味沁入心脾,那是前所未有的舒適愜意和放松感。感受最淳樸的鄉村氣息,臨近最原始的徽派文化(發源地)。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浮躁感匆忙感往往會讓人們會迷失方向,而我們真的需要一種讓自己放空下來的靜謐感去讓自己的心靈歸“零”,去思考自己的內心和追逐。佛家所說,空即是圓,有著放下一切去重新思考自己的力量。
參觀景德鎮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我們從最原始的手工制作的陶瓷世界里感嘆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多么的奇妙,也為之自豪。同時每一個瓷器作品都是一副巧奪天工的設計作品,也是我們設計思想的火花在迸發。原來設計不僅僅是我們日常做的最多的家電等產品,也可以是這樣一種集設計制作和工藝講究的美的集成。
分割線~
于是回來漸漸大二了,自己的重心也轉移到學業和兼職中。大二的不斷加強軟件,大二的一次又一次參加設計比賽,雖然最初碰壁很多后來也收獲了設計競賽的一等獎,堅持和反思很重要,不要放棄自己的每一個設計稿,因為那可能是你最后設計完成的一個個小鋪墊。大二也嘗試多走出學校圈,跑去江浙滬參展和設計論壇。在蘇州的三天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設計專業前輩,認識了一批諸如木馬設計公司的創始人,我比較習慣親切的稱他為老師,因為他本身也是華東理工大學的院長教授,很敬佩這種將學術和實踐結合一起發展的人們。因為設計需要靜心思考也需要實戰演練。
在青旅住的最后一晚是蘇大一位畢業生創業開的,當時自己在想,為啥你一個名校畢業的學語言專業的學生會畢業以后創業開民宿青旅?他的回答是:因為追從自己內心的喜歡,因為喜歡自己裝修家庭的愉悅,以及喜歡和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打交道,大家交流不同的文化思想,也是一種快樂的感覺。那天很巧的是青旅里面也同時住著很多設計師,有和我一樣的工業設計師,也有平面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等等。相遇即是緣分,那晚上大家一起做了一桌飯菜,來自各地的味道,真的是一份很奇妙的體驗!
走在充滿江南氛圍的蘇州街上,各種江南小資情調充滿你的視線,那些具有設計感的路燈和房屋還有一些文創店面,無不體現著這個城市的慢生活節奏和閑逸的生活情調以及特有的江南水鄉文化。
最后一張圖就是我住的蘇大畢業生開的青旅,非常溫馨,很有家的感覺。
后來的暑假就是去黃山集訓了,兩個月去了兩次,來回折騰了許久,但是結實到一群很好的小伙伴以及助教真的很開心,諸如喜歡喊她"宇哥"的宇神姐姐,天天坐我旁邊畫畫,那專注,我得向人家學習~她每天坐我旁邊畫汽車內飾 也激發了我對內飾的一些小興趣和對設計外形設計的一些了解。最后還有每天認真學習但也很照顧我們這些后輩來自某知名車廠的Jason大哥,也是內飾行業的專家,厚著臉皮跟他學了一些二維PS渲染技巧哈哈哈 ,說個搞笑的事,其實我一直喊他大叔因為他人真的很nice,他也親切的喊我妹子,不會的地方很耐心教你,真的感嘆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低調謙虛和友善~后來有一次我們在樓下小賣部碰到了一塊買東西,我喊了他一句大叔,華哥(小賣部老板)說,你怎么能喊他大叔那,應該喊他大哥,喊我叔才差不多,哈哈哈,求我此時的心里陰影面積~是的是的,我應該喊他大哥,看來是我識錯了輩分。更巧的是我們在學黃山的網課時候,當時他是形導第一名我是犀牛班第二名,公布名單的時候在一個群里,但從未聯系過,大哥人很好,對我們任何人都很好,可能我會和他還有宇哥交流多一點,多向優秀的人學習總不會錯。也算是一段經歷和友誼吧。
再后來就是大三的外出,這次去參觀了江南比較有名的設計學院,也堪稱“小清華”。
很喜歡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氛圍,真的是很有設計感的一個學院,跟著認識的朋友進去了學院參觀,看見里面的學生都是以studio劃分在實驗室做設計,墻面貼的設計稿都是大家思想的迸發,實驗室里的設計模型是大家從草圖到實物的構建,工業設計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更需要結合實際動手操作,所謂“設”和“計”前一個講究“謀略”即思想的產出,后一個講究“演練”即動手(機器)的操作。兩者結合才能產生更完美的設計,沒有完美,只有最完美。
秋天的蘇州天很藍,風景很美。
希望這個秋天多一些晴天~
嘿;-),終于又是來到蘇州,這個上半年才去過動物地方,一切都還是那么的熟悉。
熟悉的山塘街,熟悉的蘇州火車站獨特建筑,熟悉的那一條條姑蘇城到路,還有熟悉又陌生的金雞湖(因為不曾看過夜景),來到了熟悉的城品書店,圓融時代廣場以及金雞湖的岸邊聽水浪拍打小橋的聲音,看遠處的夕陽西下,落日余暉充滿西邊的那片天空,摩天輪還是照樣的不轉動,游船還是一如既往的來回馳行,一樣的景不同的人來人往,仿佛又讓我聯想起了去年的四月份,一瞬間想起了那時的一些場景,峰會路轉之后還是靜靜的把目光投射到遠方,未來才是更重要,不是嗎?
這次是帶著小馬和小吳老師,兩位都是跟我關系比較好的老師一起出來,去誠品書店里細細品讀那邊有關文創設計的書,以及那本有關copie的書,聯想到了design里的design,和小吳老師在那一直回味無窮。
為啥自己會喜歡設計,因為喜歡美,喜歡感受美的事物,會激發自己的創造力,當它從0到1產生的時候,你會覺得設計的力量真的很微妙~喜歡美的事物,更可以創造美的事物~
在誠品書店里看見設計出來的實物和“設計稿”,文創的力量大概在于是一種融合文化創造力和心靈之美的結合。因為喜歡美的事物所以更喜歡去創作美的事物~
果然還是金雞湖夜景比較好玩,雖然我這次還是沒有看見燈光月光四溢的金雞湖夜景走一走。大秋褲在遠處的燈光蔓延,設計建筑設計也真的很有思想了,同樣的還有北京的央視總部大樓,建筑設計其實本質上也是產品設計,設計是想通的,所以對于這一切的感知也是敏感的。期待明年四月份~
在外面的兩天很累,感覺繞了大半個蘇州城一樣,但是自己的內心更寬闊了。現在的自己只想好好整理自己的心緒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實習和設計作品。愿時光不負有心人,所謂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或許拼過盡力過之后才知道,而我只想把設計這條路好好走下去,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去用自己設計去改變一些事美好的愿景總是要有的。晚安,這個城市。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你的用心和堅持終會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