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不論是創業還是投資,很多人都有學習財務知識、查看財務報表的需要,可是在自學的過程中,面對數量繁多的專業名詞及科目,腦子里一片糊涂,大多數人也因此止步于此。
這些艱深難懂的名詞,其實并沒想象中的難。你只需要將財務報表當成一種語言學習即可,訓練你“中翻中”的能力。
我們來看看賣水果的小胖是怎么做的。雖然他高中都沒畢業,不懂那些大企業的財會專業術語,卻掌握了財務報表上的重點。
小胖在小區菜場邊開了個水果攤,雖然起早貪黑比較辛苦,但憑借小兩口的努力,收入還不錯,沒過幾年便在這座小城安了家。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水果攤和別家有什么不一樣。
1.為什么選擇賣水果而不是賣早點或雜貨?
這就是產品策略。賣早點太辛苦且每天有效營業時間比較短,而賣雜貨毛利又太低。賣水果則不一樣,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健康意識的提高,水果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雖然賣的人也在增加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相對而言市場擴大的速度比較快,銷量還是呈穩步上升的勢態。
2.每天收攤要做盤點,收入多少?進貨成本多少?賺了多少?
這就是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等于營業毛利。這樣每天作盤點及統計,便對水果攤經營狀況了如指掌。
3.小胖怎么知道每天進多少貨?
這就是存貨管理。依照每天盤點的數據,可以大致估算出每種水果的銷量,進而控制進貨量,減少資金積壓的同時也減少了水果變質引起的損耗。
4.每天盤點情況還要跟前一天作比較,哪種水果賣得比前一天好?哪種水果賣得比前一天差?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這就是銷售分析。要依此來及時調整進貨種類,針對滯銷水果適時推出促銷活動。
5.小胖怎么知道他這個水果攤的經營能力好不好?
這就是周轉率,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但小胖不看這個,他不懂這些難懂的專業名詞,他只看空箱率。例如: 每天進 5 箱蘋果,收攤時有 5 個空箱;每天進 4 箱香蕉,收攤時只有 2 個空箱。他立刻就知道蘋果的銷量最好,而空箱率就是存貨周轉率的概念。
6.小胖是應該主要賣高檔的進口水果,還是賣一般的水果?
這就是客單價分析。這里是老城區的普通居民小區,客單價一般在 30 元左右,如果主要賣進口水果,利潤會高一點,但是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有機會賣掉,時間越長水果越不新鮮,且變質損耗的風險也比較高。而賣普通水果,利潤會低一點,但銷量大資金回籠快,還是賣普通水果比較劃算。
7.小胖為什么與批發商談的是月結付款,而賣水果時則盡量收現金?
這就是應收應付管理。無論做什么生意都是現金為王,充足的現金流才是持續經營的保障。
8. 每天總有些水果受傷、變質怎么處理?
這就是折舊、折耗。要及時打折促銷處理。
9.水果攤的房租,水電等費用怎么計?
這就是銷售費用。在賣水果這門生意里是固定費用,只能通過提高營業額來降低其占比。
10.小胖年底會盤點一整年的銷售、盈利狀況,還要詢問其它水果店的盈虧狀況,來決定明年是否繼續買水果,還是轉賣蔬菜或牛肉。
這就是企業的經管會議。根據此會議制定公司戰略方向、主營產品、銷售目標……。
小胖從來沒學過財務報表,也不懂會計,卻用相似的概念在賣水果。同樣,我們大多數人都沒學過財務會計等專業課程,確能理解小胖做生意的方式,因為這些是生活中大家已有的概念,由此可見,這些艱深的財會名詞并沒有想象中的難,你只需要多發現生活中的商業活動,多練習“中翻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