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下這個題目就遭到愛人的一陣吐槽:“誰的孩子誰不疼?有不好好對待自己孩子的嗎?”我笑著對愛人說:“疼愛是一回事,善待是另一回事?!?/p>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安徽合肥的一個六歲的孩子得了胃癌!原因是孩子平時不怎么喜歡吃正餐,總是喜歡吃各種帶有顏色的食物。孩子的媽媽老來得子,巴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孩子不吃正餐,就拿零食當飯吃,一段時間,孩子總說肚子疼。還拉黑色大便,去醫院一檢查,竟然確診得了胃癌!這種對子女的疼愛,是善待嗎?
如今,越來越多的問題孩子難為了老師,愁壞了家長。同事在一起閑聊,說鄰居家有個孩子,上課違反紀律,老師就叫家長,回到家爸爸就罵他或者打他。打過、罵過之后,這個孩子不但沒有改正錯誤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在課堂上更是大聲說話,戳戳這個同學,動動那個同學,搞的他周邊的同學都受影響。老師就再叫家長,孩子就再次挨打。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時候,那個孩子沖進廚房,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同事說,鄰居兩口子對孩子非常疼愛,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應有盡有,可孩子就是不聽話,學習不好還調皮搗蛋。我聽了以后覺得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的行為不好,被勒令請家長,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暴打,從不耐心的問問隱藏在孩子背后的原因。我想對孩子的父母說:你們的做法,極大的在傷害孩子,何不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寬容,幫孩子找出原因,和孩子一起克服在學校發生的種種狀況,善待孩子,不要再做傷害孩子的事情。
今天足足一個小時都沒有聯系上女兒,我的心像十八只兔子在瘋狂的碰撞,接通電話的那一剎那,我的聲音帶著哭腔一邊對她埋怨一邊 訴說著自己的擔憂。女兒默默的聽完我的發泄,輕輕的說了一句:“媽媽,請給我點自由,好嗎?”
女兒去年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學,唯一的缺點是離家太遠。自從把她送進學校,我的心就時刻在她身上圍繞。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什么時間上課,什么時間吃飯,每天的行程安排,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我都必須知道的一清二楚才行。只要不是上課的時間,我給她微信聊天,十分鐘不回,我就非常著急,接著就會打電話,如果電話也沒人接,我便坐臥不安,心神不定,滿腦子胡思亂想,直到她回應,確定她沒事,那顆焦躁不安的心才能漸漸穩定下來。為此,引起了女兒的強烈不滿!
今天,女兒學校組織拔河比賽,因為有好幾輪的角逐,女兒就把手機靜音了,我聯系不上又著急起來。埋怨她為什么不讓我安心?!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多大了?我已經是大學生了,每天的事情很多,我不能事無巨細一一向你匯報,媽媽,我長大了,您該放手了。”聽了女兒的話,我想了很久,是呀,女兒已經長大,有她自己的世界,我不能再干涉太多,只要知道她平安、健康就好!我的過分擔憂,會導致孩子束縛不前,意識到這個問題,我主動給孩子發了一條微信:媽媽最近很忙,寶貝善自珍重!孩子接著回了一條:媽媽真好!理解萬歲!
適時放手,也是善待孩子的一種行為吧。
為人父母,疼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尤其是現在,對待孩子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好吃、好喝、好玩的供著,更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琴棋書畫輔導班,風里來雨里去的全程陪伴,不讓孩子經受一點委屈、挫折。孩子稍有不滿,灌上一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當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時,就大發雷霆之怒,甚至拳腳相向!認為這樣就是愛孩子,對孩子好,絲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從不問問你這樣對他,他快樂嗎?
我們生育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帶孩子吃再多的大餐和美食,也抵不上用心為孩子做一頓可口的飯菜。任何事情,身體力行,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是為人父母的情懷,也是對子女的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