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秧秧寫的文章中,最受歡迎的系列就是說穿搭的“基礎款系列”,有朋友看完覺得不錯,讓秧秧推薦一個“必買清單”,秧秧想了很久,最后發現,有基礎款,有百搭款,有經典款,但真的沒有必買款!
曾經一度,秧秧也是剁手黨的典范,每個月還信用卡賬單的時刻,就是我最痛心疾首的瞬間。在不斷的買買買中,我發現,“買”這件事情是快樂的,但“買完閑置”并不快樂。當又一次把甚至沒有拆標的衣服從當季衣柜挪走時,當囤積的口紅過了有效期時,我開始思考,那些不斷更新的“美容大賞榜單”和所謂的“必買清單”,是不是真的都適合我且必要?是不是一定要那些帶著光環的牌子,才能照亮我們的瑣碎生活?
聰明如你,當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真的,沒有哪個品牌或者哪個單品,是如廣告所宣傳的,不擁有人生就不完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每個人都不相同。我們各自不同的人生,怎么能被同一份“必買清單”所限定?!
我們相信“必買清單”,不外乎是希望成為更美好的自己,過更美好的生活。而“更美好”這件目的,必須通過內修外練才能達到,絕不可能是我們勒緊褲腰帶、嚼著咸菜把某個“必買清單”里的東西都買了,就自動走上了人生巔峰。
想要更美好人生,想要成為獨立而精致的自己,至少,我們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
一、建立美的覺知,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
不管衣服、彩妝、飾品,每個人都有適合和不適合的款式,這是由你的氣質和外型特點綜合決定的。所以,首先,你應該具備一定的知識,能根據自身條件獨立判斷,如果你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了解,那么,即使去到寶庫,也挑選不出適合你的寶貝。
有的人覺得:“只要我夠有錢,買牌子貨就好啦!”對于這個觀點,我們只用直觀的看看郭X綱老師的“精彩”演繹!
說實話,不管是什么品牌,因為設計師并不是為你度身定做,即使再大的牌子,也有適合你的和不適合你的款式。一味迷信品牌,本身就是一種審美的缺失。
真正的高手,都是了解自己、擅長混搭的角色。如街拍達人大冪冪,一雙回力球鞋被她穿得青春洋溢,如時尚達人珍妮·達瑪斯,一只菜籃子被她拎得別有文藝氣息。她們清楚自身優勢、劣勢,清楚自己適合的服裝個性,她們在選單品,而不是在選牌子。試想,即使都是大牌服飾,讓安迪穿上曲妖精的衣服,一定沒有她本來的利落套裝適合她在劇中的人設。
曾經聽過一個論斷,“在日本,只有把uniqlo穿得時尚不土的人,才稱得上搭配高手。”雖然這種說法有偏激的成分,但能用基本款,搭出個人特色和精彩,確實需要對色彩、材質、層次等多個概念有一定了解。(具體選擇技巧、原則,請點擊“基本款”專題。)
二、建立自信
歷史上,著名的大美人是美得各有千秋,但有一點絕對相同,就是她們都足夠自信。這里所說的自信,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的自信,而不是妄自輕狂。總體上,自信的人總是自帶氣場。那種氣場讓她昂首挺胸、面龐發光,即使穿著最簡單的服飾,也能輕松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這也是為什么大明星們穿白t、牛仔褲也好看得不得了的原因。
自信從哪里來?難道是一個名牌包、一只口紅、一件小外套就能賦予你的?當然不是。自信,應該在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里、看過的每一部電影里、經歷過的每一次傷痛里、走過的每一處風景里。自信來自不斷的積累,你所持續增加的經驗和經歷,會成為你面對未知人生的底氣。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你和那些學富五車的人交流過后,你會發現,智慧會讓最普通的面孔發光!多讀書、少淘寶、少打電游,我們每一次的時間投資,都會鑄就下一個時間的自己。不然,不管你打扮得多入時,一開口說話,立刻抓瞎。一來二去,在口口相傳的社會里,徒有其表的人只剩下笑話,哪里還有自信,哪里還有氣場?
三、堅持自律
每一次打開健身軟件keep,都會有一句話跳出來“自律讓我自由”。確實,沒有自律,談什么自由?談什么獨立美好?
自律,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我約束能力。善于自律的人,能管好自己的時間,也能管好自己的欲望,不管是買買買、還是吃吃吃。
現在,鼓勵我們消費的廣告太多,而“一鍵下單”的便利讓我們的手輕輕一劃,就禍害了錢包。各種時尚號每天不斷地給我們安利一波波新東西,標題都像購物的沖鋒號,不停地給你洗腦,“口紅是女人的欲望”、“學會買買買,才能賺賺賺”……在大腦缺氧的地鐵和公交里,不知道你是否有一個瞬間,一邊刷手機,一邊心癢,恨不得第一時間沖進商場,用一個單品迅速提升生活品質?
你想苗條,就要多動腿、少動嘴;你想早日財務自由,自然要開源節流……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想要一點點的成功,你需要沉潛,需要自律。
道理人人都懂,做到確實不容易。也許,是我們面對的選擇和信息太多,而選擇本身,已經耗費了我們大量的精力。所以,簡單一點吧,讓我們摒棄掉過多的信息,去了解原則,幫助我們認清自己。剩下的時間,讓我們去看書、去思考,去由內向外的完善自我,建立自信,過上自律又自由的人生。
秧秧就在做這樣的嘗試,每周總結一個基礎款或是穿搭的基本知識,每周寫一部電影或者書評,每周把自己的一點思考凝結成一段文字,呈現給自己,也呈現給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我的“電影清單”、“悅讀時光”)。希望在未來的日子,我們能一起內修外練,希望你關注我,希望你會把你點點滴滴的進步或疑惑留言給我,希望這些信息,能帶給你最直接的幫助。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再為熱血沸騰的概念買單,為妙筆生花的文案買單,為無限夸大的廣告買單……而是為了真正的個人需要買單。
讓我們一起,在變美好的路上,不遺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