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講述了一個女人李寶莉在婚姻中過于強勢導致性格懦弱的丈夫馬學武常年忍氣吞聲。丈夫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由于廠里分配了新房。搬家時李寶莉對搬家工人過分挑剔、瞧不起、刁難,當著大家面完全不給丈夫面子撒潑。搬家工在臨走時對他丈夫說:我們雖然賣力氣,干的粗活,但家里老婆了,都挺賢惠。那可比你過得舒服多了。看的出來你大小是個干部,但那又怎么樣了?你被這樣的女人過一輩子,真的挺可憐的。這段話落在了馬學武心里成為他積累多年的怨氣的導火線。他向李寶莉提出離婚。出軌被李寶莉發現,她為了讓丈夫永遠留在自己身邊,選擇報警。馬學武被除非,人盡皆知。馬學武接母親過來,李寶莉甩臉色擺譜子。當馬學武從情人口中得知妻子報警后又聽到下崗的消息,終于緊繃心底的弦斷了,他選擇投河自殺。李寶莉為了撐起家做起了挑扁擔活,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在考試大學后和她斷絕關系趕她出去,此時的她已經頭發已經發白,面對兒子的無情最終她選擇成全,收拾好行李離開。
感受與評價:
李寶莉
這這場家庭悲劇中李寶莉無疑要付主要責任。她一直不明白自己一片苦心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所有的人都辜負她討厭她。
第一:她不懂得尊重一個人。對搬家工咄咄逼人的態度和尖酸的言語是作為一個任何普通的有教養的人都看不下去的。對丈夫她也如此。她認為當初自己雖然是城里買菜的,但憑借著自己的漂亮完全可以嫁給比馬學武更好的男人。她認為自己嫁給他是下嫁。她是馬學武跪在自己父母面前保證待她好一輩子的。所有她就可以任性妄為,只要是為家好,我就可以肆意辱罵。她不懂自尊心對于一個男人的重要,毫不掩飾自己看不清婆婆
鄉下人。她今天在家的強勢霸道也許源自父母的影響,但她不明白她嫁的這個男人。他不是市井邊生活的人,他是讀過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工作環境他的經驗意識共同決定了李寶莉的無心之罵落在他的心里都是人生攻擊人格侮辱。他的家教他的懦弱讓他選擇忍受。
第二:她不懂得反思,過分自私。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性格來。好朋友的善意提醒她不聽。總覺得是別人辜負了她。這大概源自她對婚姻過于天真。實則自私。一個人的情緒讓全家人為之買單。養兒防老天經地義,但她過分自私只想過好自己小家,沒有考慮過馬學武作為一個兒子的感受。馬學武不敢告訴她母親要搬過來,前一天晚上主動和她親近,無奈出現狀況,她不知一次嘲笑他性無能。
第三:沒有自我。她的確心里只有我們,沒有我。丈夫出軌她就報警,人盡皆知。她從來沒有想過他丈夫作為獨立的一個人,他是個知識分子,單位領導,外遇被警察抓,他會有怎樣的想法怎樣的壓力,這是不是他能承擔的。因為沒有我,只有我們,她想報警了他就不敢了,就回到我身邊,一家人又在一起了,就沒事了。
生活的磨難讓人學會謙卑。雖然李寶莉千般不對,但她在丈夫自殺后,靠著自己的倔強一手撐起了家,不讓家散,將兒子養大,與婆婆和平共處。她對這個破碎的家無悔的承擔自己責任,這一點我們不得不為之鼓掌。家庭本來就缺錢,看到同為扁擔工的大姐有難出手相助,不得不為之點贊。最后,她面對兒子無情的絕交,她灑脫的選擇成全。這次在愛與恨之間,她選擇了忍讓,選擇了成全。
她不是一個好妻子,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因為她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沒有人教她怎樣去正確的愛一個人。她的生活經驗教導她的在她的生活里行不通。她很無助。她用她一個女人的肩膀承擔起一個家的重量,不是恨,是愛,她愛她的家,兒子,還有那個懦弱的丈夫。
每一份真情都不該被辜負也不該以此而去傷害任何人。
馬學武
我對馬學武的的確有幾分同情。做為一個男人沒有尊嚴的生活,他選擇忍受。做完一個兒子,讓老母親老淚縱橫,他無疑是失敗的。做完父親,他自私,讓一個孩子從小失去父親,讓這個童年青春都活在沉重的負擔里。作為丈夫,他在感情中選擇忍氣吞聲,沒有去尋求夫妻之間合適的相處方式,只是在逃避。李寶莉之所以敢這么多年都這么蠻橫,離不開他的懦弱和縱容。
兒子小寶
對于小寶,我沒有什么可以說的。沒有經過家庭暴力的孩子是很難想象那種傷害。在愛與恨之間,選擇恨,容易太多太多。在那樣的家庭環境長大,在高考那也看到母親在另外一個男人床上那一幕,說一句原諒,真的不容易。何況父親的心他一直耿耿于懷。在他與母親之間,父親沒有做好一個調節的樹立正確意識的榜樣,而是選擇和他成為一派共同對方母親。不難看出他父親的懦弱,企圖在兒子身上找到對付妻子的力量。
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精彩的現實題材電影。李寶莉最后的成全,大概是對殘酷現實、人性弱點的啟蒙式的祝福。在電影中看生活,在體驗中反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