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陶宗儀《輟耕錄》。
傳說從前在五臺山有一種奇特的小鳥,名叫寒號鳥。寒號鳥有四只腳,兩只肉翅,不會飛行。夏天,它全身長著絢麗豐滿的羽毛,鮮艷奪目,使百鳥十分驚羨。這時,寒號鳥得意洋洋,整天找別的鳥比美。
夏去秋來,有些鳥飛向遙遠的南方,到那里去過冬;留下的鳥整天辛勤忙碌,積糧造窩,準備過冬。只有寒號鳥仍然游游逛逛,到處炫耀它那身五光十色的羽毛。
到了冬天,別的鳥在秋季都換上了一身又厚又密的羽毛,而寒號鳥的那身漂亮的羽毛脫得光光的。夜晚,全身光禿禿的寒號鳥,躲藏在石縫里,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它不斷地咕嚕道:“好冷啊,好冷啊,明天就做窩,明天就做窩?!笨墒?,當寒夜過去,太陽從東方升起,溫暖的陽光照耀大地時,寒號鳥卻忘記了昨夜的寒冷,忘記了要做窩的決心,它又說道:“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寒號鳥始終也沒有做窩,就這樣一天天地混日子,最后終于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