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經常看到文章說“自律”,大部分講的都是自律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種好處啦,什么某某特別自律所以有多牛B啦總總,也看過有一些書講自控力、自律的,可是真正能夠告訴你怎么樣自律的書或者文章,真不多,也確實看過有一些書是在教你自律,可是我沒發現自己變的更自律了,唉。
? ? ? 我本身是一個不自律的人,而且又是相當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自律,每次看到有人分享什么自律如何如何,我都想踢那作者一腳:“滾你媽的蛋,少說點廢話行不行?”等我忍不住看過文章的內容,我發現大部分的作者挨這一腳都不虧(嗯?包不包括我?)。
? ? ? ? 我想了想,也許,自律的本質是這樣的:是對某個目標產生的“我要”“我不要”的能量超越其他事物的結果。
? ? ? ? 比如說,要是身后有頭狼追著的話,你肯定沒心思追劇看小說的吧?蒼老師/彭于晏要是躺在你的床上玉體橫陳媚眼如絲,管他媽IG是誰?
? ? ? 但也不一定,如果你身后是你的孩子,我想大部分人不會撒腿就跑而是誓死對抗那只狼;如果你進屋看見蒼老師的時候身邊還跟著老婆。。。
? ? ? 所以,現在回想起來《自控力》里說的還真他MA的正確,“我要”“我不要”“我想要”,不行了這本書我回頭得再看看去。
? ? ? 當然了,如上的例子太極端了,“活命”和“享受”的選擇太容易做了。這根本就不是自律,這是自動進行的,不需要自我約束。
? ? ?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情況下狼和蒼老師都不在場,當你把“活命”換成“努力”,再和“享受”做選擇題的時候,結果就不太一樣了。這也就是人稱“自我管理”的部分了。恐怕這種情況才可談到自律。
? ? ? 于是我又有個猜想 ,也許自律是這樣的:根治于你腦海深處的某個價值觀或者信念,遠超過另外的事物。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抵擋住享樂的誘惑,或者說,對于某些人而已,對于別人來說的享樂根本就不存在誘惑。
? ? ? 說到這,我覺得我應該寫一下怎么樣刷新自己的價值觀或者信念了,可是我犯懶了,懶得寫。
? ? ? 我又想了想,其實我不是犯懶了,我是還沒完全搞清楚應該怎么做,前段時間看了《生而不凡》這本書,里面的某個章節講了關于人的信念,我發現,可以用按照心理自我分析的方法,識別信念,并且用更好的信念替代陳舊的部分;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好參與了幾期冥想課,我發現也可以用冥想的方法,這類似程咬金的三板斧,管你什么原理,反正大部分人有效就是了。可是冥想這活動是挺不錯,可是我參加了兩期就沒去了,額,這說明了什么?最近發現了一本書《原則》,看名字就挺切題了,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