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其實是來自一首詩詞,本來不想多說的,只想把詩詞粘貼一下供大家自己品味好了。可是,談到孩子不免想多說兩句。
這個世界的孩子只分為大致的兩種,快樂的和不快樂的。而由這兩種關(guān)系細分下去,在快樂與不快樂的分支之間又形成了交集。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是不婚論者,但是現(xiàn)在擺在面前,我的父母還沒有那么開通的時候,所有的來自世俗的壓力都在驅(qū)使著我這個驅(qū)殼在混沌中一步一步的遷移。
在這里推薦大家一部電影吧,埃米爾主演的《荒野生存》,真實故事改編!這是我最愛的電影,絕對沒有之一,這也是讓我全程流淚的電影,因為我看到了我自己,而我又做不到那般絕情。對自然的向往,對靈魂深處的自在,對于自我的不羈現(xiàn)實,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描述那種魂與魂的交織,卻又總感覺得到脈搏的涌動。他死于24歲,也就是和我一樣的年齡,但是我覺得他活得比我精彩一萬倍!
這是我現(xiàn)在的境遇。
還是來談談這首詩吧。這首詩是卡里爾·紀伯倫寫的,中文版我覺得冰心翻譯的最為恰當——《論孩子》
對于孩子的態(tài)度我在這首詩中我體會到了兩個字:玄德。正是劉備劉玄德的“玄德”,玄之又玄比黑還要黑,而且不是黑到什么都沒有,它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因為它比黑暗還要黑暗,所有的東西萬物都藏在里面,宛如黑洞,既完備而又看不見(俗稱“高級黑”,類比于奔馳的黑色和比亞迪黑色的區(qū)別)。
在道德經(jīng)里面,對“玄德”還有這么一個解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講的是,天地生有萬物,但是它不占有萬物,山間之明月,江上之清風。
難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不正應該是這種玄德之理。生他而不占有他,不求于孩子的回報,主宰同樣是不可取。
曾經(jīng),楊濤對我說,父母生下兒女就必須對孩子負責,甚至父母是罪人。當時我就不解,父母應該是恩人才對,對此我還對他臭罵了一頓,你這個不孝子。
大約是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我聽到這樣一句話:你,是父母沒有經(jīng)過你同意的時候?qū)⒛阏Q生于世界的,父母應該對自己的子女有一份愧欠之意。
我當時,啞口無言,一個勁兒咽口水。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無非是以愛為名義的擺布,主宰,驅(qū)使甚至是奴役。以這樣的態(tài)度的話,親子關(guān)系一定會惡化,除非有一方是有覺知的,而我現(xiàn)在正在扮演著覺知的一方。
對待孩子,甚至是老板對待員工的態(tài)度,你一定要是一個氛圍的營造著,你要讓他們生長,你給他們水,給予他們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要輕易地去擺布他們,去主宰他們,甚至是去羞辱他們。
一個真正有才能的領(lǐng)導,不是讓事情做出來,而是讓這件事情發(fā)生!
孩子不是你打造出來,孩子是你提供的各種營養(yǎng)的保證,健康的環(huán)境,自然而然發(fā)生出來的。
寫了這么多,我們還是來品讀一下這首詩吧!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fā)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卡里爾?紀伯倫:《先知》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