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時代的開啟
????????還記得2016年10月25日小米的新品發布會,那時我看完了整場發布會。那場發布會,所有的預熱都是有關小米Note2的,小米Note2才是發布會的主角。在預熱中,我們知道小米要嘗試沖擊高端,發布一款曲面屏的手機,小米Note2。這部手機讓很多米粉充滿了期待。這也是我看發布會的原因。
? ? ? ? 但是,主角在發布會之后被人遺忘,人們記住了發布會中的One More Thing——小米MIX。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全面屏的手機,也是第一次引入了全面屏這個概念。在這場發布會,人們看到了未來——未來的手機是一整塊屏幕。也從這一場發布會起,小米的口碑突然提升了一個檔次,小米多了一個科技的標簽,而不僅僅是性價比。這也是第一次,我覺得這款手機賣便宜了,它才應該是三星或者蘋果的價格。
? ? ? ? 后來,冷靜了之后,我們才發現,小米只是領先了幾個月而已。后來三星,蘋果相繼出了全面屏,而小米對于MIX的升級卻顯得中規中矩。我們才發現,小米沒有領先一個時代,它只領先了一個月。如果不是小米,我們為之尖叫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可能就是三星S8。
iPhoneX的出現
? ? ? ? MIX的出現被稱為真正的iPhone7。因為就在不久之前,iPhone7發布了,但是外觀卻與iPhone6一樣,讓人無比失望。人們(尤其是歐美人)愿意相信,MIX這樣的變革應該是由Apple來引導,而不是一個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
? ? ? ? 于是在MIX發布的第二年,iPhone帶來了三款新品。與iPhone6的設計一脈相承的iPhone8與iPhone十周年紀念的iPhoneX。iPhoneX帶來了全新的設計與全新的交互。iPhoneX由兩個之前的手機都沒有的特征:COP封裝工藝使得下巴變得非常窄;3D結構光帶來的劉海屏。
? ? ? ? 一方面,COP封裝工藝告訴人們消滅下巴是可能的。由于小米MIX把一切都集成在了下巴,iPhoneX的出現等于在告訴我們,完美的全面屏是可能的。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 ? ? ? 另一方面,劉海屏的到來,則告訴人們,我們并不需要保證屏幕的完整與對稱。這給了所有手機廠商另一條進入全面屏時代的路,那就是留下劉海。于是手機行業最惡心的妥協出現了:所有的手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劉海屏。最讓人惡心的是,作為全面屏的先驅者,全面屏時代最有話語權的小米,竟然為了性價比,出了一個小米8,不僅劉海屏和iPhone看齊,還保留了下巴。這等于是向敵人最徹底的妥協。
解決前攝的問題
? ??????其實無論是iPhoneX留著劉海還是MIX留著下巴,本質上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前攝。
? ? ? ? 前攝重要嗎?對于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而言,前攝非常重要。因為沒有前攝就沒有辦法自拍,沒有前攝的手機將會被絕大部分群體打入冷宮。即使是不用前攝自拍,覺得前攝沒有用的人群,也很難避免視頻通話的需求。一旦出現這樣的需求,一部沒有前攝的手機就會讓人非常不方便。因此前攝是必須保留的。
? ? ? ? 那么除了劉海和下巴,難道沒有第三種方式了嗎?這個時候,反倒是一直高價低配的OPPO和vivo站出來,發布了FindX和vivo NEX,告訴。這兩款手機使用了機械結構,可升降式的前攝,終于一舉解決了前攝的問題。正面全是屏的手機終于出現了。似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把那已經是3-4mm的下巴再進一步縮小。
? ? ? ? 但是,我認為,同時也是很多人認為,機械結構的全面屏,仍然是一種妥協。因為機械結構破壞了手機的一體感。并且讓手機變得更加厚重,更加容易進灰。同時機械結構也更加脆弱,增加了手機損壞的風險。但是不管怎么樣,OPPO和vivo扛起了小米MIX的大旗,做出了技術能夠做到的最極致的全面屏的樣子。
? ? ? ? 那么不采用機械結構可不可行呢?努比亞告訴我們,這是可以的。前置攝像頭不能放前面,我們就把屏幕放在后面。于是努比亞X出現了。
? ? ? ? 事實上,雙屏手機在過去已經出現過。例如曾經作為國禮的YotaPhone,它的另外一塊屏幕是水墨屏;再比如魅族PRO7,它的另外一塊屏幕主要是用來作為消息提醒的。但是過去的雙屏都是為了特殊的功能,另一塊屏幕會區別于主屏幕:水墨屏或者比較小。努比亞卻把屏幕的大小和功能做得和普通手機一樣。后面的屏幕似乎是一臺非全面屏的手機。
? ? ? ? 我認為,這樣的改變比機械結構要好很多,但是缺點同樣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種方案仍然是一種妥協。
向最極致的全面屏進發
? ? ? ? 最極致的全面屏,也就是我們夢想中的證明全是屏幕,并且沒有任何妥協的手機,必須在實現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之后才能做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屏下攝像頭就會像屏下指紋一樣出現并且普及開來。但是在這之前,人們只能在存在前置攝像頭的基礎上不斷地追求極致的屏占比。
? ? ? ? 小米已經放棄了MIX的下巴方案。現在幾乎所有的手機都采取了蘋果的劉海屏的方案,并且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縮小劉海的面積,成為了現在最主流的水滴屏。同時,各個手機廠商都不斷地想辦法在一定的成本下,把下巴和邊框不斷地做薄。
? ? ? ? 圖片是中興天機Axon 10 Pro,它將于2019年5月6日發布。官方宣稱它的下巴只有1.8mm,并且采用了曲面屏。也就是說,它或許會成為水滴屏全面屏的極致。
? ? ? ? 另一方面,三星和華為率先在其中端手機上發布了挖孔屏。顧名思義,挖孔屏是在屏幕上挖了一個孔來放置前置攝像頭。這樣,在絕對的觀感上,挖孔屏是手機將會比水滴屏更加極致。但是,無論是水滴屏還是挖孔屏,多出來的無法就是一個前置攝像頭,所以在屏占比的提升不會特別大。挖孔屏不再軸對稱了,而水滴屏則與邊框連在一起,哪個好看只能說是見仁見智。
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全面屏嗎?
? ? ? ? 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努力提高屏占比,努力讓手機的正面成為一整塊屏幕。那么我們為什么需要全面屏呢?無論你承認與否,我認為全面屏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顏值。
? ? ? ? 當然,全面屏讓同樣尺寸的手機顯示更多的數據,我們也一直在追求手機能夠顯示出更多的數據。但是這不是我們追求極致的全面屏的原因。因為最后的那幾毫米的差距不會對手機顯示的信息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這卻是無數廠商在追求的目標。原因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因為這樣的手機更加酷炫,顏值更加高。當我們拿一部全面屏的手機放在一部非全面屏的手機前面,就最能明白這段話的意義。因為那部非全面屏的手機簡直像上個世紀的手機一樣。
? ? ? ? 事實上,我認為無論是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還是機械結構,雙屏,本質上都是本末倒置了。因為在提升屏占比的同時,反而破壞了手機的一體性和對稱結構。當然這幾個方案里面,雙屏是我最喜歡的。雙屏只是多了大部分時候沒有用的屏幕,卻保證了手機的一體性和對稱結構,可以說是副作用最小的。
? ? ? ? 我對于全面屏的想法,或許正是魅族CEO黃章的想法。魅族作為現在為數不多沒有后臺的小廠,一直有著自己的堅守。魅族16系列,就是魅族這個小廠在全面屏時代交出來的答卷。
? ? ? ? 無論是魅族16還是新近發布的魅族16s,魅族都沒有走異性屏的路,也沒有加入機械結構,甚至是PRO7時代出現過的雙屏都沒有再出現了。相反,魅族16系列在保證屏幕完整的前提下,不斷地把下巴和額頭做小,從而達到超高的屏占比。在全面屏時代,這樣的手機可謂是獨樹一幟。值得一提的是,魅族也是在全面屏時代唯一堅持做白色旗艦的手機廠商。把正面做成白色會突出手機的很多缺點,比如黑色的攝像頭,再比如邊框與屏幕之間的黑帶。在全面屏時代,堅持把正面做成白色,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氣。
結語:像非全面屏時代致敬
? ? ? ? 無論是哪一種全面屏的方案,本質上都是在解決前置攝像頭的問題。一旦屏下攝像頭成為了現實,并且成本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全面屏形態都將不復存在。在那個時代,所有的手機廠商的手機的正面都將是一個樣子,都將全是屏幕。當然,我也相信,在那個時代,各個廠商將會在折疊屏的領域不斷做出自己的特色,拉開差異。
? ? ? ? 最后,我將介紹一款非全面屏手機——魅族15。
? ? ? ? 魅族15誕生于全面屏時代,距離小米MIX的出現已經一年半了。我認為它是非全面屏時代,最精致,最漂亮的手機。它保留了正面按鍵,保留了16:9的屏幕,保留了非全面屏的一切特點,但是它卻在這個基礎上把屏占比做到了極致。同時,汝窯白的配色讓它整個機身都潔白無瑕。習慣了全面屏的大屏體驗,偶爾回過頭來,看看這部非全面屏的手機,將會看到的是屬于非全面屏獨有的小巧,精致與美。
? ? ? ? 再見了,非全面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