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到這兩個字的,我也不太清楚,就是下班回家開車的時候突然腦子里冒出了這個詞。這篇東西寫的大概就是我對怎么“活”著的一些愚見。
前陣子認識了一位挺牛逼的攝影師,他有個公眾號,每天都會發一篇推送。一般人是不是覺得也沒什么,畢竟一天一篇推送的事兒干過的人不少。我以前兼職過好幾家新媒體的公眾號,有一家甚至是每天要固定發三篇推送的,這樣聽上去是不是才似乎比較牛逼呢?包括后期我自己也有一個公眾號,起初每周固定是三篇,我和朋友商定內容主要是一些原創的攻略游記影評書評散文軟文,我們的點擊量也曾出現過較多的時候,雖然大部分都是比較尷尬的百位數。
經歷過這些的我,似乎對一個堅持每天發篇推送的公眾號不會產生特別佩服的情緒。但是,大概正是因為經歷過這些,所以我才特別清楚要把這件事堅持下來有多么不容易,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我清楚地記得以前寫公眾號的狀況,那個時候每天看到微信的logo都會煩,甚至一度產生了恐懼感,直到后期自己寫和朋友的公眾號時才又慢慢找回了舒適感。但是在200多期后,我們幾乎也斷檔了……大概是因為沒有那么多看客,大概是因為沒有那么多感概,大概是因為“工作太忙了”。(在此我要感謝老揚同志,她有時候還是會發一些日本旅游的信息的,如果沒有她,估計我們的公眾號已經徹底荒廢了。)
最近我反思了一下,為什么小王老師可以把這件事堅持下來,而我不行。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我寫公眾號或者說我寫文章的“目的性”太強了。
早期可能還比較隨意,到后期尤其明顯,每一次除非寫出了自己非常滿意的文章或者是“很完整的文章”,不然一般不會往公眾號上貼。似乎這個公眾號成了一個很公開的平臺,我放不下“偶像包袱”,雖然明明沒有多少看客。我希望自己寫的東西能夠“言之有物”、結構完整、能被大家看到、得到共鳴。現在這么一看,才發現自己對“寫作”還是太貪心了。這應該就是近幾年自己文章越寫越少的緣故,“沒人會看吧?”、“啊呀瞬間靈感被忘記了,之前我想說什么來著?”、“不行不行,只能寫這么幾句,拿不出手還是不寫了。”……諸如此類的情況,非常多。
我的寫作似乎被無形地困頓住了。
這就是反思出來的原因,我看似是無法堅持寫公眾號,其實是過度“目的性”而忘記了寫作的初衷。在曾經還是寫日記的時候,還是寫“博客巴士”的時候,還是寫“新浪博客”的時候……那個時候我不在意自己寫的東西有多爛,不在意別人怎么看(嗯不過那個時候我也在意有沒有人看,哈哈),完全沒有壓力地寫東西。學生時期,寫博客以及和網友交流是我最喜歡的解壓方式。現在卻把“寫作”太過于當成一件一本正經的事,所以少了很多樂趣和動力。
這么一看,真的覺得這樣好差勁啊。怎么活著活著,把自己的樂趣給丟了呢。前兩天,我開始跟自己說,以后想寫東西的時候就寫,哪怕只有200個字,也無所謂。但是你看,我今天還是噼里啪啦寫了一堆廢話。
所以希望從今天開始,自己寫文章時能夠隨意一點吧,沒有那么多目的,沒有那么多規矩,把自己寫說的表達出來就可以了。當然,生活工作也是。少點“目的性”少點算計行不行啊!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已經夠多了,為什么還非要給自己或者給別人添堵呢。想上進點就走自己的路,別踩別人;不求上進的,完成本份也行啊。輕輕松松和和氣氣地活著,不好嗎。就像我前面說的,不要為了什么目的寫文章才能享受到整個過程中的樂趣啊,生活也一樣啊。真不知道是我這種樂呵派是少數,還是充滿“目的性”活著的人是異類。
單純地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才是我眼里最本真的活法吧。
好了,廢話說完了。穿插了一段吐槽。呵。呵。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說,公眾號其實確實不適合當成一個個人博客,畢竟沒點插圖沒點排版你都不好意思發。而很久以前蹲過的新浪博客更是爛到不行,以前簡潔舒服,現在花里胡哨還有一堆廣告,也難怪沒落了。大家如果有簡潔舒服合適寫個人博客的站子,求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