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還是在上學的時候,聽好多人說起三毛,是個美女作家,文章寫得極好。
不知道怎么回事,便一直錯過了,直到去年冬天,看了她的第一本書“撒哈拉的故事”,才一直對關(guān)于她的事念念不忘,這次翻開“夢里花落知多少”,開篇就沉浸于其中。
三毛曾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落一滴水,雨絲形成了太平洋。
而現(xiàn)在,她想的那個人,念的那個人,那個摯愛的荷西,卻永遠地離他而去了。
她痛苦,卻找不到表達的方式。她去埋葬荷西的墓園,從清晨坐到黃昏,默默地看著山坡下荷西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直到墓園關(guān)門,才回家。而家里的爸爸媽媽,看著如此傷心欲絕的女兒,同樣也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關(guān)心和安慰。
離開臺灣的家已經(jīng)十二年了,十二年后一家人的團聚,竟然是因為荷西的離開。父母親跨越千山萬水從臺灣到北非,看到的竟然是狀態(tài)最差的三毛。
她不愿過多交談,不愿意吃飯,父母親也不敢勉強,只是小心翼翼地陪著她。
狂風大作的時候,在海邊堤防的人行道上,在被風吹起的海水的水霧里,三毛無意間看到了自己踽踽獨行的母親。手中的幾個大口袋里裝滿了剛從超市買回來的日用品,袋子很沉,拽著母親的身體都快蹲下去了。彎著腿,佝僂著背,袋子深深的勒進上手的肉里,這樣的經(jīng)歷,你我大概都感受過,更不用說還刮著大風,還承受著心靈的痛苦。
三毛本就脆弱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只知道自己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卻忘記了父母親看到這般痛苦的自己內(nèi)心的痛只會比自己更多。
孩子真情流露的時候,好似總是背著你們,你們向我顯明最深的愛的時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